[發明專利]高摩擦性能的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62811.3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922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2 |
| 發明(設計)人: | 林雀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雀萍 |
| 主分類號: | C08L33/10 | 分類號: | C08L33/10;C08L23/06;C08L9/02;C08K13/02;C08K3/22;C08K3/30;C08K3/26;C08K3/04;C08K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 地址: | 530214 廣西壯族自***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材料 二硫化鉬 摩擦體系 摩擦性能 高摩擦 填充料 制備 玄武巖 納米二氧化鈦 重質碳酸鈣 重質碳酸鎂 丁晴橡膠 高壓處理 固體填料 石墨 高硬度 膠黏劑 硫化劑 麥飯石 前驅體 粘合 配合 | ||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高摩擦性能的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通過使用納米二氧化鈦和硫化劑加強丁晴橡膠的彈性和韌性,并配合二硫化鉬、重質碳酸鎂、重質碳酸鈣和二硫化鉬以及石墨,形成了一特定的摩擦體系;通過加入上述摩擦體系,對材料的整體的摩擦性能進行調節,得到了加大了復合材料整體的摩擦性能;采用麥飯石和玄武巖為固體填料,配合膠黏劑,粘合,形成填充料的前驅體;通過逐步高壓處理,形成高硬度的填充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材料,特別涉及一種高摩擦性能的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天然的木材、石料以及金屬材料是目前人們常用的裝潢、建筑材料。但是隨著幾千年來人們對上述天然材料的開發和使用,不僅造成了環境的惡化,而且上述天然材料的數量也是越來越少,所以現在急需一種替代材料來替代上述天然材料。這樣替代材料不僅要求機械強度很好,而且要求美觀大方。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摩擦性能的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具有較高的機械強性能和摩擦性能。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高摩擦性能的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3-7重量份硫磺研磨成粉末溶于1-3重量份二硫化碳中,形成硫化劑;
將3-5重量份丁晴橡膠粉碎成粒徑為3-7mm的顆粒,得到橡膠顆粒;
將橡膠顆粒置于硫化劑中,在溫度40℃下,浸泡10min,而后加入0.1-0.4重量份納米二氧化鈦,攪拌,而后加入2-5重量份二硫化鉬、0.5-0.8重量份重質碳酸鈣、0.1-0.3重量份重質碳酸鎂、1-3重量份石墨和0.5-1重量份碳化硅,攪拌均勻,得到摩擦調節劑;
(2)將1-3重量份麥飯石、1-3重量份硅藻土、1-3重量份玄武巖顆粒、0.5-1質量重量份石蠟和1-3重量份氯丁橡膠混合,得到混合料;
將所述混合料在氮氣保護下,加熱至170℃,在攪拌狀態下保溫處理15min,以每分鐘降溫10℃的降溫速率,降溫至80℃,而后進行加壓處理,得到預制料;
所述加壓處理具體為:
a.加壓至3個大氣壓,在該壓力下,保持處理5min;
b.減壓至2個大氣壓,在該壓力下,保持處理5min;
c.減壓至1.5個大氣壓,在該壓力下,保持處理15min,而后降壓至1個大氣壓;
將所述預制料粉碎成粒徑為1cm顆粒,得到填充料;
(3)將1-3重量份羧甲基纖維素、1-3重量份淀粉、1-3重量份聚乙烯醇、1-3重量份糊精、0.5-0.7重量份氧化鋁、0.1-0.4重量份氧化硅、0.2-0.6重量份氧化鎂、0.1-0.5重量份氧化鉻置于12-17重量份去離子水中,攪拌均勻,得到浸漬液;
(4)將5-10重量份碎布置于浸漬液中,以50r/min的轉速攪拌30min;在溫度為900℃下,焙燒2h,而后降溫至室溫,得到顆粒材料;
(5)將顆粒材料粉碎成粒徑為2-7cm的顆粒,得到第一骨料;
(6)在骨料外部噴涂其重量3%的硅膠,形成膠黏層;
向膠黏層外部噴涂0.1-0.4重量份納米金剛石漿液,而后在溫度為130℃下,烘干15h,得到第二骨料;
(7)將50-60重量份塑料原料、1-3重量份卵磷脂、1-3重量份硬脂酸鎂和1-3重量份鈣鋅穩定劑;
加熱至150℃,加入第二骨料,在轉速為30r/min下,攪拌15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雀萍,未經林雀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6281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