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連接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462429.2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804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黃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科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40 | 分類號: | H01R13/40;H01R13/516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孫紀泉 |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中國(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器 | ||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和一排第一端子,間隔地保持在所述絕緣本體上。每個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接觸部、第一固定部和位于第一接觸部和第一固定部之間的第一彈性臂部。所述一排第一端子包括多個第一接地端子和多個第一信號端子,在兩個相鄰的第一接地端子之間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一信號端子。在本發(fā)明中,僅在接地端子和與其相鄰的信號端子之間設置有用于將兩者的彈性臂部分隔開的絕緣分隔肋,而在相鄰的信號端子之間則沒有設置用于將兩者的彈性臂部分隔開的絕緣分隔肋,因此,可以增大端子寬度和端子間距的設計空間,使得信號端子與接地端子之間的容性耦合可以得到有效降低,從而能夠有效抑制連接器的諧振,提升了連接器的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輸入輸出連接器。
背景技術
在現(xiàn)有技術中,輸入輸出連接器(或稱IO連接器)通常包括絕緣本體和保持在絕緣本體上的至少一排平行排列的端子。端子通常具有固定在絕緣本體上的固定部、位于其一端的焊接腳、位于其另一端的接觸部、位于固定部和焊接腳之間的連接部、以及位于固定部和接觸部之間的彈性臂部。
在現(xiàn)有技術中,在絕緣本體上形成有凸起的絕緣分隔肋,相鄰的兩個端子的彈性臂部被絕緣分隔肋分隔開。這樣,就可以實現(xiàn)端子的彈性臂部的隔離和定位,以避免端子的彈性臂部之間發(fā)生短路。但是,由于在端子的彈性臂部之間存在絕緣介質(絕緣分隔肋),因此,端子的寬度以及相鄰端子之間的間距受到限制,制約了連接器性能的提升,特別是不利于抑制連接器的諧振。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旨在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和缺陷的至少一個方面。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和一排第一端子,間隔地保持在所述絕緣本體上。每個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接觸部、第一固定部和位于所述第一接觸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間的第一彈性臂部。所述一排第一端子包括多個第一接地端子和多個第一信號端子,在兩個相鄰的第一接地端子之間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一信號端子。在任兩個相鄰的第一信號端子的第一彈性臂部之間沒有設置凸起的絕緣分隔肋,即,在所述絕緣本體上沒有形成用于將相鄰的第一信號端子的第一彈性臂部分隔開的絕緣分隔肋;在每個第一接地端子的第一彈性臂部和與該第一接地端子相鄰的第一信號端子的第一彈性臂部之間設置有用于將第一接地端子和第一信號端子的第一彈性臂部分隔開的第一絕緣分隔肋。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在兩個相鄰的第一接地端子之間設置有一對第一信號端子,所述一對第一信號端子為差分信號端子對。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所述連接器還包括位于所述一排第一端子的下方的、間隔地保持在所述絕緣本體上的一排第二端子,每個第二端子包括第二接觸部、第二固定部和位于所述第二接觸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間的第二彈性臂部,所述一排第二端子包括多個第二接地端子和多個第二信號端子,在兩個相鄰的第二接地端子之間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二信號端子。在任兩個相鄰的第二信號端子的第二彈性臂部之間沒有設置凸起的絕緣分隔肋,即,在所述絕緣本體上沒有形成用于將相鄰的第二信號端子的第二彈性臂部分隔開的絕緣分隔肋;在每個第二接地端子的第二彈性臂部和與該第二接地端子相鄰的第二信號端子的第二彈性臂部之間設置有用于將第二接地端子和第二信號端子的第二彈性臂部分隔開的第二絕緣分隔肋。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在兩個相鄰的第二接地端子之間設置有一對第二信號端子,所述一對第二信號端子為差分信號端子對。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每個第一端子還包括第一焊接腳和位于所述第一焊接腳與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間的第一連接部;每個第二端子還包括第二焊接腳和位于所述第二焊接腳與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間的第二連接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科電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經(jīng)泰科電子(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6242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