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便攜式眼底成像系統及其成像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62340.6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753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周鋒;張兆會;于濤;胡炳樑;劉宏;杜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B3/12 | 分類號: | A61B3/12;A61B3/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楊引雪 |
| 地址: | 710119 陜西省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眼底成像系統 快速獲取 體積小 手機 成像 照相機結構 邊緣反射 便于攜帶 成像系統 成像原理 拍攝操作 拍照功能 偏振元件 平板電腦 清晰成像 隨身攜帶 外置光源 眼底病變 眼底圖像 眼底影像 移動終端 專業要求 雜散光 光路 濾除 篩查 外置 網膜 物鏡 眼底 異地 醫生 | ||
1.一種便攜式眼底成像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照明單元(4)、眼底成像單元(1)、連接組件(2)和具有拍照功能的移動終端;
所述照明單元(4)包括移動終端自帶光源系統和外置光源系統(41);
所述移動終端自帶光源系統用于提供拍攝眼底圖像時的照明,包括設置在同一光路上的閃光燈(422)和閃光燈聚光鏡(421);
所述外置光源系統(41)通過所述連接組件(2)與所述移動終端連接;
所述外置光源系統(41)包括紅外光源組件(411)、二向色分光元件(412)和第三偏振元件(413);紅外光源組件(411)用于提供觀察與瞄準對焦時的照明,包括沿同一光路依次設置的紅外光源(4111)、紅外光源聚光鏡(4112)和第二偏振元件(4113);二向色分光元件(412)設置在第二偏振元件(4113)的出射光路上,第三偏振元件(413)設置在二向色分光元件(412)和所述閃光燈聚光鏡(421)之間;二向色分光元件(412)能夠使紅外光源(4111)完全透過、使所述移動終端自帶光源系統的出射光全部反射;
所述眼底成像單元(1)包括移動終端自帶成像系統和外置成像系統(11);所述移動終端自帶成像系統包括設置在同一光路上的內置成像鏡頭(121)和成像感光元件及成像電路(122);
所述外置成像系統(11)通過所述連接組件(2)與所述移動終端連接;外置成像系統(11)包括沿同一光路依次設置的網膜物鏡(111)、半透半反分光元件(112)和第一偏振元件(113);半透半反分光元件(112)同時也位于紅外光源組件(411)的出射光路上;所述二向色分光元件(412)位于半透半反分光元件(112)和紅外光源組件(411)之間的光路上;第一偏振元件(113)的振動方向同時與所述第三偏振元件(413)和第二偏振元件(4113)的振動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內置成像鏡頭(121)位于所述第一偏振元件(113)的出射光路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眼底成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半反分光元件(112)采用分光板或者分光棱鏡。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攜式眼底成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終端具有靜態拍攝、攝像和動態拍攝功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便攜式眼底成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終端為手機。
5.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便攜式眼底成像系統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觀察與瞄準對焦
1.1)打開移動終端,啟動移動終端拍攝功能;
1.2)打開外置光源系統(41)中的紅外光源組件(411),將所述眼底成像單元(1)的外置成像系統(11)正對患者眼睛(5)放置,紅外光源組件(411)發出的照明光束依次經紅外光源聚光鏡(4112)、第二偏振元件(4113)、二向色分光元件(412)、半透半反分光元件(112)、網膜物鏡(111)后,到達眼睛(5);
1.3)利用移動終端自帶成像系統監視患者眼底圖像,并利用移動終端進行自動調焦,當眼底圖像的成像清晰時,調焦完畢;
2)拍攝成像
2.1)啟用移動終端的拍照功能,開啟移動終端自帶的閃光燈(422),外置光源系統(41)的紅外光源組件(411)熄滅;
2.2)所述閃光燈(422)發出的照明光束依次通過閃光燈聚光鏡(421)、第三偏振元件(413)、二向色分光元件(412)、半透半反分光元件(112)和網膜物鏡(111)后,到達眼睛(5);
2.3)按下移動終端的拍照/攝像按鈕,將眼底圖像成像于所述內置成像感光元件及成像電路(122)上并存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6234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