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公交站臺的翻轉插接乘坐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61736.9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582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5 |
| 發明(設計)人: | 邵立忠;趙建軍;童茜;黃海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C11/00 | 分類號: | A47C11/00;A47C1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長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段曉微;葉美琴 |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翻轉連接 橫置 縱置 公交站臺 支撐框 翻轉 插接 支撐板正面 焊接固定 復數 接通 市政建設工程 伸縮支撐桿 內部自由 上端開口 圓形連接 頂部罩 可調性 內側壁 支撐板 上端 盲孔 內置 下端 自由 | ||
本發明涉及市政建設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公交站臺的翻轉插接乘坐機構,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縱置支撐框,縱置支撐框上端焊接固定有頂部罩板,縱置支撐框內側焊接固定有橫置支撐板,橫置支撐板正面開設復數個上端開口的翻轉連接槽,翻轉連接槽內側壁下端開設有圓形連接盲孔。本發明的一種用于公交站臺的翻轉插接乘坐機構通過在橫置支撐板正面開設復數個內置翻轉連接塊的翻轉連接槽,通過翻轉連接塊內部的伸縮支撐桿切換插入橫置插接通孔和縱置插接通孔內部自由改變整個乘坐機構的結構,可以根據需要自由改變數量,大大提升乘坐機構的可調性和乘坐數量,實用性大大提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市政建設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公交站臺的翻轉插接乘坐機構。
背景技術
公交車,又稱公共汽車,城市客車,即巴士或大巴,是客車類中大、中型客車的典型車型,是為專門解決城市和城郊運輸而設計及裝備的商用車。為了方便人們等候公交車,在每個公交站點大多會建設公交站臺,目前用于公交站臺的乘坐機構結構簡單固定,無法根據需要自由改變乘坐機構,導致乘坐機構的位置和乘坐數量十分固定局限。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改進的用于公交站臺的翻轉插接乘坐機構,解決目前用于公交站臺的乘坐機構結構簡單固定,無法根據需要自由改變乘坐機構,導致乘坐機構的位置和乘坐數量十分固定局限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公交站臺的翻轉插接乘坐機構,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縱置支撐框,所述的縱置支撐框上端焊接固定有頂部罩板,所述的縱置支撐框內側焊接固定有橫置支撐板,所述的橫置支撐板正面開設復數個上端開口的翻轉連接槽,所述的翻轉連接槽內側壁下端開設有圓形連接盲孔,所述的翻轉連接槽內部橫向設置有圓柱形翻轉連接塊,所述的翻轉連接塊兩端通過插入對應位置連接盲孔內部和翻轉連接槽活動連接,所述的連接盲孔內側壁上連接有用于控制翻轉連接塊旋轉復位的復位扭力彈簧,所述翻轉連接塊兩端分別與對應位置連接盲孔內部的復位扭力彈簧彈性連接,所述的翻轉連接塊內部開設有兩端開口的伸縮通孔,所述的伸縮通孔內部插接有伸縮支撐桿,所述的翻轉連接槽內側壁對應翻轉連接塊位置開設有與伸縮支撐桿相配合的橫置插接通孔,所述的翻轉連接槽內底面對應翻轉連接塊位置開設有與伸縮支撐桿相配合的縱置插接通孔。
進一步地,所述的伸縮支撐桿外側壁上開設有下端開口的下置限位滑槽和上端開口的上置限位滑槽,所述的伸縮通孔內側壁對應下置限位滑槽和上置限位滑槽位置均螺紋連接有限位螺栓。
進一步地,所述的伸縮支撐桿最大外直徑、伸縮通孔內孔徑、橫置插接通孔內孔徑和縱置插接通孔內孔徑大小相同。
進一步地,所述的縱置支撐框正面位于翻轉連接槽前端開口下端螺栓固定連接有用于提升伸縮支撐桿支撐性能的三角支撐架。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一種用于公交站臺的翻轉插接乘坐機構通過在橫置支撐板正面開設復數個內置翻轉連接塊的翻轉連接槽,通過翻轉連接塊內部的伸縮支撐桿切換插入橫置插接通孔和縱置插接通孔內部自由改變整個乘坐機構的結構,可以根據需要自由改變數量,大大提升乘坐機構的可調性和乘坐數量,實用性大大提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翻轉連接塊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中:1.縱置支撐框,2.頂部罩板,3.橫置支撐板,4.翻轉連接槽,5.連接盲孔,6.翻轉連接塊,7.復位扭力彈簧,8.伸縮通孔,9.伸縮支撐桿,10.橫置插接通孔,11.縱置插接通孔,12.下置限位滑槽,13.上置限位滑槽,14.限位螺栓,15.三角支撐架。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6173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