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高低溫交變改性聚酯合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460722.5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342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4 |
| 發明(設計)人: | 梁全才;馮志強;萬紹群;楊克斌;趙銀巧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中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69/00 | 分類號: | C08L69/00;C08L67/02;C08L23/08;C08L33/04;C08L51/04;C08L23/06;C08L23/30;C08L83/04;C08K13/04;C08K7/14;C08K3/26;C08K3/34;C08K3/30;C08K5/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徐金瓊 |
| 地址: | 6210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溫 改性 聚酯 合金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耐高低溫交變改性聚酯合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改性聚酯合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的材料:聚碳酸酯20?60份,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20?60份,玻璃纖維10?50份,增韌劑5?20份,納米礦物填料0.5?5份,酯交換抑制劑0.1?3份,反應型單體0.5?5份,抗氧劑0.2?2份,潤滑劑0.2?2份。本發明得到的改性聚酯合金材料具有耐高低溫交變性好、機械性能穩定的特點,可用于汽車內、外飾結構件、精密尺寸電子零部件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改性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耐高低溫交變改性聚酯合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聚碳酸酯(PC)屬于典型的無定型、非結晶高分子材料,具有耐高低溫性好、韌性好、低收縮的優點,但也存在成型加工性較差的缺點;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屬于典型的結晶性高分子材料,具有成型加工性好的優點,但其也具有耐高溫效果差、缺口韌性差、收縮較大等缺點;前后兩種聚酯材料通過添加玻纖、酯交換抑制劑、增韌劑等進行不同類別的共混改性,可以制備出綜合性能相對優異,耐溫性、韌性和加工性都較好的通用級工程塑料合金,其主要用于解決PC/ABS合金材料在某些應用中的不足。
目前公布的申請號為CN201410266869.0的專利文獻介紹了一種無鹵阻燃玻纖增強PC/PBT合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由PC和PBT通過共混改性在雙螺桿擠出機中制備無鹵玻纖阻燃PC/PBT合金材料,用于液晶內框、電視模組等外觀制件;申請號為CN201410172491.8的專利文獻介紹了玻纖增強PBT/PC合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由PCT和PBT在雙螺桿擠出機中制備玻纖增強合金材料,較非增強材料綜合性能優異,應用面更廣;申請號為CN104530681A的專利文獻介紹了一種高性能、抗紫外PC/PBT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通過添加酯交換抑制劑來確保復合材料的性能穩定,通過添加相容劑和增韌劑來提高復合材料的各組分之間的結合力進而提高復合材料的韌性以及其它機械性能,添加光穩定劑來滿足復合材料的抗紫外性;申請號為CN201310306825.1的專利文獻介紹了增韌PC/PBT合金工程塑料及塑料產品的制備方法,由PC和PBT以及納米粒子通過雙螺桿擠出機得到一種熱塑性聚酯合金納米復合材料。
以上各發明專利主要采用各種添加劑使制得的PC/PBT合金材料強度和韌性、阻燃、耐候性能得到提升,但由于PC和PBT之間的酯交換反應是一個難以控制的非穩態過程,尤其經過高、低溫交變會進一步加劇這一非穩態反應,因而在使用過程中,若材料經受高低溫變換,使PC和PBT之間的酯交換反應加劇,引起材料性能波動,從而導致材料的強度和韌性、阻燃性、耐候性均變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耐高低溫交變改性聚酯合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現有的PC/PBT合金材料經受高低溫交變后容易加劇PC及PBT之間的酯交換反應,從而影響PC/PBT合金材料的性能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概述如下:
一種耐高低溫交變改性聚酯合金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聚碳酸酯(PC)20-60份;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20-60份;玻璃纖維10-50份;增韌劑5-20份;納米礦物填料0.5-5份;酯交換抑制劑0.1-3份;反應型單體0.5-5份;抗氧劑0.2-2份;潤滑劑0.2-2份。
更進一步地,所述反應型單體為雙官能團、三官能團或多官能團的多元醛、多元醇、多元羧酸或多元酯等中的一種或多種。
更進一步地,所述酯交換抑制劑為磷酸二氫鈉、磷酸氫二鈉、焦磷酸二氫二鈉、磷酸三苯酯、亞磷酸三苯酯等中的任意一種。
更進一步地,所述聚碳酸酯的熔融指數為10-22g/10min(測試條件300℃,1.2kg);所述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特性粘度為0.7-1.2dl/g(測試條件25℃)。
更進一步地,所述玻璃纖維的直徑在7-15μm,玻璃纖維為連續玻璃纖維或短切紗中的一種或兩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中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四川中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6072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膨脹石墨粉水性隧道防火涂料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語音識別方法、裝置及服務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