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CLOC認證加密算法抵御差分故障攻擊的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460012.2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998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瑋;吳益鑫;廖林峰;曹珊;孫莉;石秀金;李華婷;張書銘;劉以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9/08 | 分類號: | H04L9/08;H04L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宋纓;錢文斌 |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cloc 認證 加密算法 抵御 故障 攻擊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CLOC認證加密算法抵御差分故障攻擊的檢測方法,首先用CLOC認證加密算法對某個輸入消息進行處理,保證輸出正確結果;其次在處理過程中導入故障,誘導其得到錯誤的輸出結果,誘導次數為兩次;通過計算兩次的差分值來測評CLOC認證加密對差分故障攻擊的抵御能力。如果檢測到有故障發生,能夠推導出故障發生的具體位置,進一步判斷故障位置的有效性。本發明操作簡單、實現快速且準確度高,對測評CLOC認證加密抵御差分故障攻擊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分析依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信息安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CLOC認證加密算法抵御差分故障攻擊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安全問題逐漸凸顯出來,網絡攻擊、非法侵入等行為每年都在呈上升趨勢,給人們在互聯網的使用過程中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在2014年,CLOC密碼作為一種新型認證加密算法被提出,它適用于嵌入式處理器,并能有效地處理短輸入數據。
差分故障攻擊針對對稱密碼的結構和輪函數的特性,結合差分分析,在算法執行時導入故障,分析其對輸出的影響,最終獲得關鍵信息。目前還沒有公開的報告評估CLOC認證加密算法抵御差分故障攻擊的能力,這給正在使用CLOC認證加密算法封裝的產品留下了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CLOC認證加密算法抵御差分故障攻擊的檢測方法,能夠對CLOC認證加密算法的有效性進行評估。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CLOC認證加密算法抵御差分故障攻擊的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隨機生成要處理的明文消息,記為M;
(2)利用CLOC算法處理明文消息M,得到一個正確的輸出C、第一個錯誤輸出C'和第二個錯誤輸出C”;
(3)計算正確的輸出C與第一個錯誤輸出C'的差分值,并將結果記為ΔC',計算正確的輸出C與第二個錯誤輸出C”的差分值,并將結果記為ΔC”;
(4)分析ΔC'和ΔC”,判斷CLOC認證加密算法是否受到差分故障分析的影響,并推導出故障導入的位置,分析其有效性;
(5)通過認證所得到的一個T值,通過導入故障,求得密鑰K。
所述步驟(2)具體包括以下子步驟:
(21)輸入明文消息M,控制實驗環境不受其他不相關事務的干擾,使得CLOC算法能夠準確無誤地進行,從而得到正確的輸出結果,將其記為C;
(22)重新輸入明文消息M,再次用CLOC算法對其進行加密處理,同時借助其他物理設備改變運行環境,誘導產生故障來干擾CLOC算法的處理過程,將導入兩次故障后所輸出的結果分別記為C'和C”。
所述步驟(22)中通過改變運行環境誘導產生故障的方法包括:改變時鐘、電壓、濕度、輻射、壓力、以及光和渦電流。
所述步驟(4)中當ΔC0至ΔC15,ΔC'0至ΔC'15的差分值都不為0,且當ΔC0,ΔC1,ΔC2,ΔC3之間的比例關系不等于ΔC'0,ΔC1',ΔC'2,ΔC3'之間的比例關系時,說明故障導入為正確故障,其中,ΔCi表示故障導入后的第9+i輪產生的差分值,ΔCi'表示第一個故障導入后的第9+i輪的正確的輸出C與第一個錯誤輸出C'的差分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大學,未經東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6001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