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偽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59512.4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057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中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中平 |
| 主分類號: | G06Q30/00 | 分類號: | G06Q30/00;G06K19/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馮子玲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漢市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偽碼 外包裝盒 組合防偽 防偽 粘貼 防偽標簽 標簽 條形碼圖形 防偽方式 數字防偽 數字排列 組合成新 蓋子 真偽 辨別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偽方法,包括外包裝盒和設置在外包裝盒內部的產品,第一步,首先在外包裝盒上粘貼防偽碼,外包裝盒和外包裝盒的蓋子的連接處貼有標簽,再在該標簽上粘貼防偽碼,然后再在外包裝盒內部也粘貼防偽碼,并在產品上也粘貼防偽碼;所有的防偽碼的正中間均設置有數字,且所有的防偽碼的數字的周圍均布滿條形碼圖形,所有的防偽碼按照數字排列后形成組合防偽碼,且該組合防偽碼形成一個新的完整的防偽標簽,通過在每個小的防偽碼上設置數字防偽,能夠形成初步防偽,使該完整的防偽標簽的防偽等級增加;然后再設置所有的防偽碼組合成新的組合防偽碼,能夠通過組合防偽碼辨別出該產品的真偽,能夠使防偽方式更加牢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偽方法。
背景技術
防偽,是指用來防止以欺騙為手段,未經所有權準許而進行仿制、復制或偽造的措施。防偽技術是一種用于識別真偽并防止假冒、仿造行為的技術手段,是指用一防止偽造、假冒或識別真偽的技術措施、產品、材料、技術裝備等。
市場上的防偽產品從技術特征和功能進化角度劃分,大致可以分為五代產品:
第一代產品:以激光標簽為代表的產品。消費者也沒有辨認標簽真假的能力,標簽也易于偽造,在缺乏可對比性的情況下,60%的偽造品與100%真品難以確認;其次是溫變標簽,消費者雖然易于識別但也易于偽造。同時演變的還有核徑跡防偽等等。
第二代產品:查詢式數碼防偽標簽。消費者可以通過電話、短信、互聯網查詢數碼標簽的真偽,但由于防偽數碼只是印刷在紙張表面,因此其本身很容易被偽造。
第三代產品:紋理防偽標簽。紋理防偽是以包裝材料本身固有的斑紋記號為防偽識別標記的一種防偽技術。自然界的斑紋總是千差萬別的,如指紋、木紋、石紋、斑馬紋、冰紋、干裂的地面等紋理都是隨機的、唯一的、不可能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利用這一原理,選用紋理清晰的包裝材料制成防偽標簽,對每一枚標簽材料的斑紋記號進行拍攝、編號、建檔、存入防偽數據庫中。消費者可通過互聯網、傳真、電話查詢檔案、辨別真偽。隨機原理上提高了偽造難度。
第四代產品:安全線防偽紙技術及其應用產品,包括各類產品防偽說明書及合格證、防偽瓶貼、防偽標簽等。消費者可以通過辨認安全線是否嵌埋在紙張中間來輕松實現真偽識別。這類防偽技術產品的仿制門檻極高,無法用印刷的方法實現偽造,真正做到了“易于識別、難于偽造”。因此,是目前和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最為有效的防偽技術產品。
第五代產品:無線防偽技術----手機物聯網防偽技術。通過在產品或包裝等附上真知碼防偽標簽,該標簽為雙層設計,首層查詢層,底層防偽層。消費者在自己的手機安裝專用的真知碼軟件,掃描真知碼防偽標簽,根據手機端的信息反饋查詢及驗偽。手機物聯網防偽技術精準的將產品和消費者定位。企業通過數據后臺掌握第一手資料,并實現企業在管理及營銷端需求,一碼多用,降低成本。真知碼防偽標簽具備信息容量大,防復制,抗毀損,識別速度快等特點,已成為中國防偽技術核心發展方向,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
但是,由于該些防偽的方式都是建立在一個防偽碼或一個涂層上,導致該種防偽方式較為簡單,在實際使用中,還是容易出現假冒的防偽碼,安全程度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防偽方法,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一種防偽方法,包括外包裝盒和設置在外包裝盒內部的產品,第一步,首先在外包裝盒上粘貼防偽碼,所述外包裝盒和外包裝盒的蓋子的連接處貼有標簽,再在該標簽上粘貼防偽碼,然后再在外包裝盒內部也粘貼防偽碼,并在產品上也粘貼防偽碼;所有的防偽碼的正中間均設置有數字,且所有的防偽碼的數字的周圍均布滿條形碼圖形,所有的防偽碼按照數字排列后形成組合防偽碼,且該組合防偽碼形成一個新的完整的防偽標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中平,未經張中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5951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信息獲取方法及其應用服務器、系統
- 下一篇:廣告投放的方法、插件及瀏覽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