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促進創面愈合的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的制備方法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458748.6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642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祥永;李雨絲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鴻元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C12/00 | 分類號: | C03C12/00;A61L24/00;A61L24/08;A61L26/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高炬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王雄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促進 創面 愈合 生物 活性 玻璃 粉末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促進創面愈合的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的制備方法,采用濃硝酸、正硅酸乙酯、磷酸三乙酯、四水合硝酸鈣、硝酸鈉、硝酸鉀、錫酸鈉等原料反應制得。本發明同時還公開了一種促進創面愈合的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的應用,將其應用于止血凝膠中。本發明制得的促進創面愈合的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粒徑低于2微米,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以及優秀的止血功效,將其應用于止血凝膠,可以有效促進皮膚創面愈合,速度及效果優于現有市面的止血凝膠產品,傷口愈合速度快,且不易形成疤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的制備方法及應用,尤其涉及一種促進創面愈合的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的制備方法及應用。
背景技術
生物材料是一類高新技術材料,主要用于人體組織或器官的診斷、修復。第一代生物材料沒有生物活性,如醫用金屬、惰性陶瓷等,這類材料屬于生物惰性材料;第二代生物材料,如生物活性陶瓷、羥基磷灰石等,能夠為新生組織提供組織傳導的能力,即組織傳導生物材料,具有生物活性;20世紀90年代,第三代生物材料的概念被提出,其在分子水平上激發細胞響應,屬于組織誘導生物材料。這類材料具有生物活性和可降解性的同時,又具有基因激活作用,可在分子水平上刺激細胞產生應答反應,促進細胞增殖、分化,并通過分泌細胞外基質和自組裝過程形成新的組織,誘導組織的再生與修復,適用于原位組織再生和組織工程再生。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體液或模擬體液中誘導羥基磷灰石的沉積,起到骨傳導的作用;其次,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良好的可降解特性,且通過調節其組成和制備工藝,可以調節其微觀結構從而調節控制其降解速度,使之與組織生長速度匹配;同時,生物活性玻璃的溶出離子可以促進細胞的增殖與分化,激活成骨基因的表達;因此,生物活性玻璃被看作為典型的第三代生物材料。此外,生物活性玻璃作為生物活性無機組分添加到組織工程支架材料中,可以彌補天然高分子材料在降解性和細胞相容性方面的不足。
生物活性玻璃是一種具有組織修復功能的特種玻璃材料,最初由佛羅里達大學的Hench教授于19世紀70年代研制開發出來,屬于硅酸鹽體系且具有特定的化學組成。其在植入體內后能夠產生鍵合作用從而緊密的結合骨組織,同時不產生炎癥等不利反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因而引起了生物醫用材料界的高度關注,并且隨著材料制備技術的發展,生物活性玻璃的制備工藝、化學組成、組織結構以及理化性能也在不斷改進,得到了不斷向前的發展,應用前景也越來越廣泛。
羥丙基殼聚糖是在殼聚糖分子中C6位羥基經醚化反應引入羥丙基而得到的另一種水溶性衍生物,羥丙基的引入,改善了殼聚糖的水溶性。羥丙基殼聚糖常被制成藥物緩釋材料。同時羥丙基殼聚糖具有很好的成膜性,生物相容性好,對生物體無毒,因此越來越多應用于醫藥領域,特別是用于制作止血凝膠,幫助皮膚創面愈合。
現有技術中,止血凝膠可以很好地與身體任意部位的傷患處貼合,將傷患處與外部環境隔離,同時保持透氣,促進血液凝血,可以幫助傷口愈合;但是現有的止血凝膠中并不能很好的抑制創面細菌,在對創面無法徹底清洗或者消毒的情況下,不能強力抑菌會延緩傷口的愈合質量和速度。而直接在凝膠中加入殺菌劑,由于該殺菌劑直接作用于創面,發揮藥效的時間較短,需要頻繁更換凝膠才能保持抑菌作用;同時,容易在創面愈合后形成疤痕。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促進創面愈合的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的制備方法及應用,具有良好的止血以及緩釋、靶向抑菌功效,可以應用于止血凝膠中幫助皮膚創面愈合,效果比傳統的止血凝膠更好,且不容易留下疤痕。
本發明為達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促進創面愈合的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濃硝酸分散于去離子水中,攪拌均勻,得到稀硝酸;
(2)取正硅酸乙酯溶于稀硝酸中,攪拌水解0.5~2小時;
(3)取磷酸三乙酯溶于步驟(2)所得溶液中,攪拌水解0.5~1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鴻元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鴻元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5874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