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反應堆壓力容器及其工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57701.8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576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強;涂盛輝;唐叔建;韓萬富;周建明;路廣遙;翟立宏;沈黎;劉青松;芮旻;董超群;周國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21C13/02 | 分類號: | G21C13/02;G21C13/02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達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林儉良;王少虹 |
| 地址: | 518031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上步中路***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導流環腔 容器主體 接管嘴 內接管 內壁 反應堆壓力容器 內部流道 內部通道 外周 空間形成 壓力容器 一端連接 管口處 組件軸 上端 密閉 下端 側面 海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反應堆壓力容器及其工作方法,壓力容器包括密閉的容器主體、導流環腔組件以及至少一個內接管;容器主體的側面上設有至少一個接管嘴,導流環腔組件軸向設置在容器主體內;導流環腔組件的上端位于接管嘴的上方連接在容器主體的內壁上,導流環腔組件的下端位于接管嘴的下方連接在容器主體的內壁上;內接管設置在接管嘴內,一端連接在導流環腔組件上,另一端對應在接管嘴的管口處;導流環腔組件的外周、內接管的外周和對應的容器主體的內壁之間的空間形成導流環腔;內接管的內部通道、導流環腔組件的內部通道和容器主體的內部空間相連通形成內部流道;內部流道與導流環腔相隔絕。本發明滿足緊湊型布置要求,適用于海洋工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核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反應堆壓力容器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能源供應日趨緊張,小型堆因其廣泛的適用性,較短的建造周期以及較低的建造成本,受到世界各國的追捧,爭相研發各自的小型堆,尤其是海上小型堆。
傳統的陸上大功率堆不受空間的限制,在反應堆壓力容器方面,可以采用結構簡單,但占用較多空間的主管道結構實現一回路冷卻劑的循環。而海上小型堆裝在船艙中,一方面必須考慮空間的局限性,盡量降低壓力容器的高度,并與其它主設備之間緊湊布置;另一方面,海上小型堆受到海浪的影響,有傾覆的可能性,因此風載必須作為一個關鍵的設計因素考慮,而傳統的陸上堆沒有該考慮因素,不適用于海洋工況。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滿足緊湊型布置要求的反應堆壓力容器及其工作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反應堆壓力容器,包括密閉的容器主體、導流環腔組件以及至少一個內接管;所述容器主體的側面上設有至少一個接管嘴,所述導流環腔組件軸向設置在所述容器主體內;
所述導流環腔組件的上端位于所述接管嘴的上方連接在所述容器主體的內壁上,所述導流環腔組件的下端位于所述接管嘴的下方連接在所述容器主體的內壁上;所述內接管設置在所述接管嘴內,一端連接在所述導流環腔組件上,另一端對應在所述接管嘴的管口處;
所述內接管的內部通道、所述導流環腔組件的內部通道和所述容器主體的內部空間相連通形成內部流道;所述導流環腔組件的外周、所述內接管的外周和對應的所述容器主體的內壁之間的空間形成導流環腔;所述導流環腔位于所述內部流道的外圈并與所述內部流道相隔絕。
優選地,所述容器主體包括上下兩端開放的筒體、頂蓋以及底封,所述接管嘴設置在所述筒體側面上,所述導流環腔組件設置在所述筒體內;
所述筒體上設有法蘭段,所述法蘭段一體連接在所述筒體的上端端面上,并且所述法蘭段外周面與所述筒體的外周側面相接;所述頂蓋密封連接在所述法蘭段上,所述底封密封連接在所述筒體的下端,分別將所述筒體的上下兩端封閉。
優選地,所述頂蓋為周緣設有法蘭環的半球形封頭,所述法蘭環配合在所述法蘭段上,多組緊固組件沿所述法蘭環周向布置,鎖緊在所述法蘭環和所述法蘭段上。
優選地,所述頂蓋上設有多個控制棒驅動機構管座和堆測接管;所述控制棒驅動機構管座和堆測接管間隔布置并垂直連接在所述頂蓋上。
優選地,所述筒體包括軸向相接的接管段筒體和堆芯段筒體;所述法蘭段連接在所述接管段筒體的上端,所述底封連接在所述堆芯段筒體的下端;
所述接管嘴設置在所述接管段筒體上,所述導流環腔組件設置在所述接管段筒體內。
優選地,所述堆芯段筒體內設有多個支承鍵;多個所述支承鍵對稱布置在所述堆芯段筒體靠近所述底封的內壁面上。
優選地,所述導流環腔組件包括導流環體;所述導流環體的上端和下端分別連接在所述容器主體的內壁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5770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