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合機械化收獲的玉米-大豆帶狀間作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57577.5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940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1 |
| 發明(設計)人: | 楊文鈺;楊歡;張黎驊;杜勇利;周濤;雍太文;王小春;劉衛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22/20 | 分類號: | A01G22/20;A01G22/4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 |
| 地址: | 61113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豆 玉米 播種區 轉彎區 間作 種植 機械化 行距 播種地塊 大豆種植 有效解決 玉米行距 操作位 玉米帶 收獲 收割 預留 | ||
1.一種適合機械化收獲的玉米-大豆帶狀間作種植方法,其特征是:將播種地塊分為播種區和轉彎區,播種區帶狀間作玉米-大豆,轉彎區凈作大豆;播種區玉米以種植兩行為一帶,帶內玉米行距為0.4m,兩玉米帶之間預留2.1m的空帶,用于大豆種植,大豆以種植四行為一帶,大豆行距為0.3m,玉米與大豆之間的間距為0.6m;轉彎區大豆行植,行距為0.2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合機械化收獲的玉米-大豆帶狀間作種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播種區兩端均設置有轉彎區,所述轉彎區的長度為3~5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合機械化收獲的玉米-大豆帶狀間作種植方法,其特征是:玉米單粒穴播,株間距為12~14cm;播種區大豆單粒穴播,株間距為8~10cm,轉彎區大豆單粒穴播,株間距為6~8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合機械化收獲的玉米-大豆帶狀間作種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玉米品種為鄭單958、金凱5號或金穗4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合機械化收獲的玉米-大豆帶狀間作種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大豆品種為鄭04024或鄭0689。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合機械化收獲的玉米-大豆帶狀間作種植方法,其特征是:在三月中旬至四月上旬同時播種玉米和大豆;播種區種植完成后再進行轉彎區大豆凈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農業大學,未經四川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5757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有機高粱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種機械化帶狀玉米間作平菇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