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吸收/發射比自適應控溫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455657.7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291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呂金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35/468 | 分類號: | C04B35/468;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賀翔;王慧穎 |
| 地址: | 2100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吸收 發射 自適應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吸收/發射比自適應,屬于新材料領域,材料組分為BayAxTiO3,其中A為Sr、Sn、Ca、La、Nb、Y中一種或多種,其中x+y=1;本發明還公開了其制備方法,獲得材料的紅外發射率隨外界熱環境變化而在居里點附近發生變化,利用此方法制備的智能型自適應熱控材料,具有低太陽吸收比,as0.3,紅外發射率變化幅度大的特性,ΔeH0.2,可廣泛應用于航天器熱控系統、建筑物節能減排、電子設備散熱以及戰術武器紅外隱身等領域;特別是在建筑物節能減排、電子設備散熱和航天器熱控領域具有巨大的實用價值和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屬于新材料領域,具體是指一種低吸收/發射比自適應控溫材料 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智能型溫控材料,是指材料本身在不同環境溫度的激勵作用下,通過自身結構物理性質的躍變實現紅外發射率的突變,而自適應改變其熱輻射性能,具有冬暖夏涼式的空調功能。智能溫控材料在國防科技和民用節能減排領域具有極大的應用前景。可廣泛應用于航天器熱控、建筑物節能、智能玻璃/窗、發動機散熱、電子產品散熱、LED燈具散熱等領域。實現智能溫控的材料技術主要有電致變色材料、熱致變色材料技術和熱控百葉窗等。其中熱致變色材料具有重量輕、無外加功耗、成本低、應用范圍廣等優點,成為當前熱控技術領域最具前景的材料技術之一。然而,目前開發的VO2基和La1-xAxMnO3基熱致相變可變發射率材料均存在突出的自身缺陷,嚴重限制了智能熱控材料的應用。VO2材料在Tc=68℃發生由低溫絕緣態(高發射率)向高溫金屬態(低發射率)快速可逆的熱致相變,不符合傳統低溫保暖和高溫散熱的應用需求。盡管文獻(吳春華等,一種用于改變智能熱控材料控溫能力的薄膜及其制備方法,中國專利CN104561897A)對VO2材料進行多層膜系設計,基本滿足了應用需求,但存在結構復雜、成本較高、應用受限等缺點。另一種熱致相變可變發射率材料La1-xAxMnO3則通常外觀為深藍色/黑色(張勇等,一種智能熱輻射陶瓷材料的制備方法,中國專利CN101531513B),其太陽吸收比高達0.89,嚴重制約了其熱控能力。因此,亟需探索開發具有低太陽吸收-半球發射比熱環境響應特性的新型自適應熱控材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公開了一種低吸收/發射比自適應控溫 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獲得材料的紅外發射率隨外界熱環境變化而在居里點附近發 生變化,利用此方法制備的智能型自適應熱控材料,具有低太陽吸收比、紅外發 射率變化幅度大的特性,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低吸收/發射比自適應控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材料組分為 BayAxTiO3,其中A為Sr、Sn、Ca、La、Nb、Y其中一種或多種,x+y=1。
進一步,所述的材料外觀為白色;所述材料的居里溫度點在-10~40℃范圍內 可調,當環境溫度低于居里點時,呈低發射率態;當環境溫度高于居里點時,突 變為高紅外發射率態,本發明自適應熱控材料,具有低太陽吸收比,αs0.3,紅 外發射率變化幅度大的特性,ΔεH0.2。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低吸收/發射比自適應控溫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 于,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分別稱取1份TiO2粉末,x份A的氧化物或碳酸鹽,y份Ba的氧 化物或碳酸鹽,A為Sr(鍶)、Sn(錫)、Ca(鈣)、La(鑭)、Nb(鈮)、Y (釔)其中一種或多種,x+y=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5565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