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減肥藥餅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454067.2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965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周仲瑜;黃蓓;韋丹;丁德光;黃偉;潘紅玲;劉一然;胡鋒;王蕓;鄭晶晶;李彩虹;柳枝;陳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仲瑜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K47/36;A61P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權律師事務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陳國軍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減肥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減肥藥餅及其使用方法。本發(fā)明減肥藥餅是由熟附子、吳茱萸、干姜、丁香、肉桂、淀粉和地膽草為原料制成的。本發(fā)明減肥藥餅配方簡單,所有原料均為傳統(tǒng)藥材,且本發(fā)明減肥藥餅是通過艾柱進行灸療的外用藥物,長期使用安全可靠。經(jīng)試驗證實,本發(fā)明減肥藥餅可有效降低肥胖患者的體脂水平,連續(xù)使用60日后,患者體重指數(shù)明顯降低。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減肥藥餅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肥胖癥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當人體攝入熱量多于消耗熱量時,多余熱量以脂肪形式儲存于體內(nèi),久而久之遂演變?yōu)榉逝职Y。導致肥胖癥的病因很多,包括遺傳因素、內(nèi)分泌失調(diào)、脂肪代謝紊亂、暴飲暴食、不良生活習慣、神經(jīng)精神因素、環(huán)境因素等。近幾十年來,隨著物質(zhì)生活條件的改善,肥胖癥的患者人群急劇增加。醫(yī)學研究已證實,嚴重的肥胖癥會對人體造成多方面的損害,可誘發(fā)或加重高血壓、高脂血癥、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阻塞性睡眠呼吸困難、關節(jié)炎、痛風、骨質(zhì)疏松、腫瘤等疾病。
針對肥胖癥的治療,除了控制飲食、增加體力活動外,還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目前,雖然已有奧利司他、氯卡色林、左旋肉堿等減肥藥物可供選用,但由于藥物不良反應及耐藥性的困擾,臨床上如何更加安全有效地應用這類藥物仍有待探討,與此同時,業(yè)已出現(xiàn)的許多減肥類保健產(chǎn)品,其實際療效大多并不盡如人意。因此,市場對于安全、有效、可長期使用的減肥產(chǎn)品的需求非常迫切。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由熟附子、吳茱萸、干姜、丁香、肉桂和淀粉組方制成的外用減肥藥餅,通過將該減肥藥餅置于患者氣海穴上利用艾柱進行灸療,起到減肥消脂的作用。作為一種外用藥物,相對于內(nèi)服減肥藥物而言,本發(fā)明藥餅的使用安全性更高,在人體試驗過程中未發(fā)生任何不良反應。
本發(fā)明減肥藥餅,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熟附子 6.0-7.2; 吳茱萸 6.5-7.5;
干姜 5.5-6.5; 丁香 2.5-3.2;
肉桂 2.5-3.2; 淀粉 12-15。
優(yōu)選地,上述各原料的重量份是:
熟附子 7.0; 吳茱萸 7.0;
干姜 6.0; 丁香 3.0;
肉桂 3.0; 淀粉 14。
進一步地,本發(fā)明減肥藥餅通過下述步驟制得:
(1)將熟附子、吳茱萸、干姜、丁香、肉桂分別研磨成細末,過200目篩后得到熟附子粉、吳茱萸粉、干姜粉、丁香粉和肉桂粉;
(2)按照配方量稱取上述熟附子粉、吳茱萸粉、干姜粉、丁香粉和肉桂粉,混合后加入淀粉,攪拌均勻后加入適量姜汁調(diào)和揉捏至軟泥狀,繼續(xù)揉捏直至形成能夠捏塑成型的藥團;
(3)稱取60g上述藥團,壓制成直徑為5-7cm、厚度為1-1.5cm的藥餅,即得到本減肥藥餅。
另外,本發(fā)明人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將地膽草微粉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上述減肥藥餅配方中,具有很好的減肥作用,與原配方相比,加入地膽草成分后其減肥效果得到了明顯提升。
地膽草為菊科植物地膽草的干燥全草,是一種傳統(tǒng)中藥材,其味苦、辛,性寒,歸肺、肝、腎經(jīng)。地膽草具有清熱、涼血、解毒、利濕之功效,可用于治療感冒、百日咳、痢疾、扁桃體炎、咽炎、腎炎、黃疸、瘧疾、月經(jīng)不調(diào)、濕疹、蟲蛇咬傷等癥。地膽草中含有苜蓿素、香葉木素、木犀草素、地膽草種內(nèi)酯等活性物質(zhì)。但目前為止,尚未見到利用地膽草減肥的相關報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仲瑜,未經(jīng)周仲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5406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生發(fā)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茵陳膏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