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阻燃易上色的人造假發纖維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53948.2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489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翠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和縣昌泰毛發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F8/02 | 分類號: | D01F8/02;D01F8/18;D01F1/07;A41G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廣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羅滬光 |
| 地址: | 2366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阻燃 上色 人造 假發 纖維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阻燃易上色的人造假發纖維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先將蝦肉粉放入到堿液中溶解、分離、提純,然后再與海藻酸鈉溶液進行混合,并添加改性二氧化硅成分進行調配,最后對混合物依次進行固化成型、水洗拉伸、浸漬、烘干處理即可。本發明對人造假發纖維的制備方法進行了特殊的改進處理,有效改善了纖維的綜合使用品質,對應制得的纖維具有很好的強度、耐腐、阻燃、穩定性、易著色特性,極具推廣使用價值和市場競爭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學纖維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阻燃易上色的人造假發纖維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些年,假發作為一種新的時尚消費品已經進入人們生活中。假發被稱為“頭上時裝”,各種類型的假發滿足了人們多樣的需求。假發的材質可分為人造假發和生物質假發,其中人造假發是人工將原料成分加工成纖維發絲,生物質假發是由人體等上的真發裁剪掉而成,后者的數量少、造價高,隨著市場上對于假發需求量的不斷提升,人造假發的生產加工規模不斷擴大。但現有市售的人造假發纖維的阻燃性、耐熱性、可染性、穩定性等仍不是太理想,還需要進一步的改進處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阻燃易上色的人造假發纖維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阻燃易上色的人造假發纖維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蝦肉粉放入到堿液中攪拌處理3~5h,期間加熱保持堿液的溫度為45~50℃,完成后過濾,得溶液A備用;
(2)將海藻酸鈉投入到水中,不斷攪拌處理35~40min,期間加熱保持溶液的溫度為40~45℃,完成后得溶液B備用;
(3)將步驟(1)所得的溶液A和步驟(2)所得的溶液B按照重量比1:7~9進行混合,然后加入其總質量0.2~0.4%的改性二氧化硅,不斷攪拌處理1~1.5h,期間加熱保持溶液的溫度為35~40℃,完成后得溶液C備用;
(4)將步驟(3)所得的溶液C投入到紡絲罐內進行紡絲處理,然后經過常規的固化成型、水洗拉伸后得初生假發纖維,最后對初生假發纖維進行常規的浸漬、烘干處理后取出即可。
進一步的,步驟(1)中所述的堿液為質量分數為3~5%的氫氧化鈉溶液,蝦肉粉與堿液混合的質量體積比為1g:20~25ml。
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海藻酸鈉和水混合的質量比為5~8:100。
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改性二氧化硅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將十六烷基酰胺丙基氧化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乙醇溶液按照質量比1:0.4:8~9共同混合放入到反應釜內,不斷攪拌處理20~25min后,再向反應釜內滴加氨水,不斷攪拌處理10~15min后,再向反應釜內加入正硅酸乙酯,不斷攪拌處理45~50min后得混合料A備用;
b.向步驟a所得的混合料A中添加其總質量15~20%的改性溶液,然后加熱保持反應釜內的溫度為64~68℃,并將反應釜內的壓力增至0.45~0.50MPa,不斷攪拌處理25~30min后進行過濾,最后將所得的濾渣放入到干燥箱內干燥處理50~60min后取出即可;所述改性溶液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質組成:30~35份納米碳管、10~15份納米石榴石粉、3~5份呋喃唑酮、5~8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6份硫酸二甲酯、2~4份十六烷基苯磺酸鈉、320~340份水。
進一步的,步驟a中所述的乙醇溶液中乙醇的體積分數為50~55%。
進一步的,步驟a中所述的氨水的滴加量是乙醇溶液總質量的14~18%,所述正硅酸乙酯的添加量是乙醇溶液總質量的5.0~5.4倍。
進一步的,步驟b中所述的干燥處理時控制干燥箱內的溫度為80~8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和縣昌泰毛發制品有限公司,未經太和縣昌泰毛發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5394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