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紡織用切割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453561.7 | 申請日: | 2017-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187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施明望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好萊克紡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H7/00 | 分類號: | D06H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楊紅梅 |
| 地址: | 236200 安徽省阜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紡織 切割 裝置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紡織用切割裝置,涉及紡織技術領域,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內設有擋板將外殼內分為上下兩部分,所述擋板下部為經紗口,所述擋板前部設有護板,所述護板與擋板之間形成刀槽,所述刀槽內設有刀片組件,所述外殼頂部設有固定組件,本發(fā)明通過刀片的快速下落,可以將設備中的紗線切斷,由于刀片下落速度快,所以紗線的切口較為平整,不會出現(xiàn)起毛。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紡織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紡織用切割裝置。
背景技術
紡織機把許多植物纖維捻在一起紡成線或紗,這些線或紗可用來織成布。最早的紡紗機結構非常簡單,是14世紀開始使用的。18世紀以后,人們發(fā)明了更好的紡紗機,就是這種紡紗機使紡織業(yè)成為第一大工業(yè)。所有的紡紗機都只做兩件事:首先把大量的短纖維聚合成松散的棉線,然后把棉線一點點的抽出來,捻搓成細密的棉線,棉線經過搓捻就變長了。
在紡織過程中必然會使用到切割裝置對紗線進行切斷,普通的切斷裝置下落速度較慢,通過將紗線拉緊后,使刀片對紗線進行切割,這種切割方法容易造成切斷后的紗線出現(xiàn)回彈,或者在端口處出現(xiàn)起毛,影響紗線的使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紡織用切割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一種紡織用切割裝置,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內設有擋板將外殼內分為上下兩部分,所述擋板下部為經紗口,所述擋板前部設有護板,所述護板與擋板之間形成刀槽,所述刀槽內設有刀片組件,所述外殼頂部設有固定組件。
優(yōu)選的,所述固定組件包括滑動組件和固定桿組件。
優(yōu)選的,所述滑動組件包括拉帽和滑塊,所述滑塊頂部與拉帽連接,所述外殼頂部設有滑槽一,所述滑槽一為矩形,所述滑塊與滑槽一滑動連接,所述滑塊后部與滑槽一通過彈簧一連接,所述滑塊下表面連接有固定組件。
優(yōu)選的,所述固定組件包括橫桿和縱桿,所述橫桿上表面與滑塊下表面固接,所述縱桿與橫桿通過扭簧鉸接。
優(yōu)選的,所述刀片組件包括刀片,所述刀片分別與護板和擋板滑動連接,所述刀片頂部和縱桿內表面分別設有卡塊,所述卡塊之間配合連接,所述刀片左右兩端的外殼上對稱設有滑槽二,所述刀片左右兩端下部對稱設有推板,所述推板與滑槽二滑動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卡塊頂部設為圓弧形。
優(yōu)選的,所述刀片頂部左右兩端分別設有彈簧二,所述彈簧二下端與刀片頂部連接,彈簧二頂部與外殼內壁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推板下部設有推動組件。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本發(fā)明通過刀片的快速下落,可以將設備中的紗線切斷,由于刀片下落速度快,所以紗線的切口較為平整,不會出現(xiàn)起毛,當需要對紗線進行切斷操作時,向前拉動拉帽,當拉帽移動時,會帶動滑塊發(fā)生滑動,滑塊帶動橫桿和縱桿向前移動,當縱桿上的卡塊和刀片上的卡塊分開時,刀片在彈簧二的作用下快速向下移動,并將經紗口內的紗線切斷(如圖1),當切斷完成后,啟動推動組件,推動組件推動刀片向上移動,此時刀片上的卡塊將縱桿上的卡塊頂起,卡塊頂部設為圓弧形,可以有效的減少卡塊之間的阻力,縱桿在卡塊頂起的過程中繞其與橫桿的鉸接處轉動,當?shù)镀仙揭欢ㄎ恢煤螅v桿在扭簧和彈簧一的作用下恢復到初始位置,推動組件在將刀片推動到最高位置后回到初始位置(如圖2),擋板和護板之間的刀槽可以保證刀片不會出現(xiàn)前后晃動,使下落過程更下穩(wěn)定。
附圖說明
圖1為具體實施方式中一種紡織用切割裝置主剖視圖。
圖2為具體實施方式中一種紡織用切割裝置刀片上升到最高位置主剖視圖。
圖3為為具體實施方式中一種紡織用切割裝置左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好萊克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好萊克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5356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