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路由器的4G接口和有線接口的自動選擇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52459.5 | 申請日: | 2017-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795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1 |
| 發明(設計)人: | 肖尚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德鉑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707 | 分類號: | H04L12/707;H04L12/26 |
| 代理公司: | 蘇州慧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2239 | 代理人: | 丁秀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路由器 接口 有線 自動 選擇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路由器的4G接口和有線接口的自動選擇方法。
背景技術
現行的4G路由器既支持LTE模塊上行,也支持有線口上行,但通常只會將LTE作為上行使用。現有4G路由器雖然支持將有線口作為上行WAN口使用,但是有線和LTE只能單獨使用,也即是如果有線和LTE模塊都能上外網(撥號成功)的情況下,實際生效的上行口可能是有線也可能是LTE模塊,這取決于有線WAN口和LTE模塊兩者自動配置完成的先后順序。
在某些應用場景中,要求優先使用有線作為上行,LTE模塊上行作為備用。在有線的物理鏈路或者邏輯鏈路(上游設備故障、網絡原因或者欠費)斷開后,能自動切換到LTE模塊作為上行以盡量減少因有線通訊中斷造成的影響和損失,而一旦有線恢復后又能自動從LTE模塊上行切換回到有線上行。而現行的4G路由器在兩個上行接口都能使用時,在無人為干預的情況下無法保證優先使用有線作為上行,也不能自動監控上行接口是否可用從而在出現故障后達到智能切換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路由器的4G接口和有線接口的自動選擇方法,能夠優先選擇經濟、快速的有線作為上行通道,并在有線不可用時,自動切換到LTE模塊上行。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路由器的4G接口和有線接口的自動選擇方法,所述路由器包括監控模塊,所述自動選擇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路由器的監控模塊檢測有線接口的物理狀態;
步驟二:若檢測到接口物理狀態為UP,則路由器的監控模塊檢測有線接口的邏輯鏈路狀態,若檢測到接口邏輯鏈路狀態為UP,則將默認路由出接口設置為有線接口后執行步驟一;
步驟三:若檢測到接口物理狀態或者邏輯鏈路狀態為DOWN,則路由器的監控模塊檢測4G接口的狀態是否為UP,若檢測到4G接口狀態為DOWN則執行步驟一;
步驟四:若檢測到4G接口的狀態為UP,則路由器的監控模塊檢測當前使用的接口是否為有線接口,若是,則將默認路由出接口設置為4G接口后執行步驟一;反之,執行步驟一。
此外,本發明還包括如下附屬技術方案:
所述步驟三中監控模塊通過向有線接口發送PING包來檢測邏輯鏈路的狀態。
所述監控模塊首先ping www.baidu.com,如果連續ping三次超時,則再連續ping三次www.163.com,如果也超時,則判定邏輯鏈路狀態為DOWN;反之,判定邏輯鏈路狀態為UP。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通過本發明的路由器的4G接口和有線接口的自動選擇方法,在路由器有線接口和4G接口都可用的情況下,能優先自動選擇更經濟、快速的有線作為上行通道,并在有線不可用時,能自動切換到4G上行,以將有線通訊中斷對用戶的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路由器選擇WAN接口的邏輯框圖。
圖2是本發明路由器4G接口撥號成功后對路由信息參數的處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較佳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進一步非限制性的詳細說明。
本發明中涉及的路由器設置有監控模塊以及兩種上行接口:4G接口和有線接口。4G接口通過路由器內的LTE模塊上行;4G接口和有線接口均屬于WAN(廣域網)接口。
如圖1所示,對應于本發明一種較佳實施例的路由器的4G接口和有線接口的自動選擇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路由器的監控模塊檢測有線接口的物理狀態;
步驟二:若檢測到接口物理狀態為UP,則路由器的監控模塊檢測有線接口的邏輯鏈路狀態,若檢測到接口邏輯鏈路狀態為UP,則將默認路由出接口設置為有線接口后執行步驟一;
步驟三:若檢測到接口物理狀態或者邏輯鏈路狀態為DOWN,則路由器的監控模塊檢測4G接口的狀態是否為UP,若檢測到4G接口狀態為DOWN則執行步驟一;
步驟四:若檢測到4G接口的狀態為UP,則路由器的監控模塊檢測當前使用的接口是否為有線接口,若是,則將默認路由出接口設置為4G接口后執行步驟一;反之,執行步驟一。
對上述步驟的進一步解釋說明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德鉑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德鉑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5245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