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氣壓檢測的燃氣噴射閥檢測方法及檢測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49713.6 | 申請日: | 2017-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671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鵬;鄧金滔;邵志騰;汪洋;覃闖泉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恩吉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65/00 | 分類號: | F02M6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匯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37 | 代理人: | 李華;溫黎娟 |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豐臺區南四***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燃氣噴射閥 氣體壓力 氣管口 氣壓檢測 排放 檢測 氣體壓力變化 采集 關閉命令 檢測設備 開啟命令 情況獲取 時間參數 完全打開 直接檢測 關斷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基于氣壓檢測的燃氣噴射閥檢測方法,包括:步驟S1:給燃氣噴射閥一個開啟命令;步驟S2:采集燃氣噴射閥后端氣管口排放的氣體壓力值;步驟S3:待燃氣噴射閥完全打開一段時間后,給燃氣噴射閥一個關閉命令;步驟S4:繼續采集燃氣噴射閥后端氣管口排放的氣體壓力值;步驟S5:對所述氣體壓力值進行處理得到所述氣體壓力值隨時間的變化情況;步驟S6:根據氣體壓力值隨時間的變化情況獲取燃氣噴射閥的開啟時間和關斷時間。本發明通過直接檢測燃氣噴射閥后端氣管口排放的氣體壓力變化情況,從而使檢測得到相關時間參數更加精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噴射閥測試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氣壓檢測的燃氣噴射閥檢測方法及檢測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私家車日益普及,但同時也因為汽車尾氣排放對城市造成了重大污染。而天燃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在排放性、安全性和經濟性上相較于汽油、柴油都有較大的優勢,所以現階段以天然氣為能源的汽車逐漸在市場普及,燃氣噴射閥是天然氣汽車系統中的一個關鍵部件,它的作用是根據ECU(電子控制單元,又稱行車電腦)發出的控制信號,通過控制電磁閥的開啟和關斷時間,使管路中的燃氣以最佳的噴氣定時、噴氣量和噴氣率噴入汽車發動機中,以獲得最佳的動力和最大限度減少污染氣體排放。因此,在生產燃氣噴射閥時,必須準確測試燃氣噴射閥的開啟時間和關斷時間,能否準確獲取燃氣噴射閥的開啟時間和關斷時間直接關系到燃氣噴射閥在使用過程中的性能優劣。
現有技術中,各個汽車零配件生產廠家在對燃氣噴射閥開啟時間和關斷時間進行檢測時,是通過在燃氣噴射閥后端出氣口安裝一個有一定容積的容器,通過測量容器內部氣體變化來獲得燃氣噴射閥的開啟時間和關斷時間,但是這樣的檢測方法由于會因為容器的存在讓氣體變化出現延遲,測試誤差大,造成燃氣噴射閥在使用過程中一致性差,即用戶掌握或得知的燃氣噴射閥的相關時間參數與燃氣噴射閥的實際動作時間參數不一致,造成ECU發出的控制信號不夠精確,從而導致燃氣不能以最佳的噴氣定時、噴氣量和噴氣率噴入汽車發動機中,致使汽車不能獲得最佳的動力,也不能最大限度減少污染氣體排放。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提供一種基于氣壓檢測的燃氣噴射閥檢測方法及檢測設備,其通過直接檢測燃氣噴射閥后端氣管口排放的氣體壓力變化情況,從而使檢測得到相關時間參數更加精確。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基于氣壓檢測的燃氣噴射閥檢測方法,包括:
步驟S1:給燃氣噴射閥一個開啟命令;
步驟S2:采集燃氣噴射閥后端氣管口排放的氣體壓力值;
步驟S3:待燃氣噴射閥完全打開一段時間后,給燃氣噴射閥一個關閉命令;
步驟S4:繼續采集燃氣噴射閥后端氣管口排放的氣體壓力值;
步驟S5:對所述氣體壓力值進行處理得到所述氣體壓力值隨時間的變化情況;
步驟S6:根據氣體壓力值隨時間的變化情況獲取燃氣噴射閥的開啟時間和關斷時間。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5具體包括:
步驟S501:將采集到的氣體壓力值用二維波形圖表示,其中,縱坐標表示氣體壓力值,橫坐標表示時間;
步驟S502:設定一個氣壓闕值,當所述氣體壓力值大于所述氣壓闕值時,判定所述燃氣噴射閥為開啟狀態,當所述氣體壓力值小于所述氣壓闕值時,判定所述燃氣噴射閥為關斷狀態。
進一步地,還包括步驟S7:將獲取的燃氣噴射閥的開啟時間和關斷時間傳送給服務端。
基于氣壓檢測的燃氣噴射閥檢測設備,包括:
燃氣噴射閥驅動模塊:用于驅動燃氣噴射閥開啟和關斷;
壓力采集模塊:用于采集燃氣噴射閥后端氣管口排放的氣體壓力并將氣體壓力值傳送給控制器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恩吉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恩吉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4971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