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粘合結構體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449044.2 | 申請日: | 2017-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003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原田明;高島義德;德原智子;莊島靖;阪脅綾子;關藤武士;高橋宏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立大學法人大阪大學;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9J5/02 | 分類號: | C09J5/02;C09J133/26;C09J151/08;C08F220/56;C08F222/38;C08F28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張晶;謝順星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粘合 結構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不論是相同材料之間還是異種材料之間均以高粘合強度粘合的粘合結構體及其制造方法。本發明的粘合結構體具備第一固體構件(11)、第二固體構件(12)以及粘合構件(20)。所述第一固體構件(11)和所述第二固體構件(12)通過所述粘合構件(20)而粘合,所述粘合構件(20)含有聚合物,所述聚合物與所述第一固體構件(11)和所述第二固體構件(12)形成化學鍵。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粘合結構體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粘合是在以材料工學為首的各個領域中所使用的技術,以提高粘合強度以及耐久性等為目的,廣泛進行著粘合技術的研究。最廣為所知的粘合技術是通過將粘合劑涂布于材料表面(接合面)并使之固化而使材料彼此粘合的方法。這樣的粘合劑通過利用表面的卡掛(固著效果)或范德瓦耳斯力而使材料彼此粘合。此外,近年來,還提出了一種通過化學鍵而使材料彼此粘合的方法(參照專利文獻1等)。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08/149745號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然而,在以往的粘合方法中,例如,容易因接合表面的凹凸狀態或材料的種類等引起粘合強度的下降,此外,異種材料彼此(例如,金屬與樹脂)粘合時,存在達不到充分的粘合強度的問題。特別是對于金屬與樹脂,由于化學性質差異較大,因此兩者的親和性低的情況較多,因而以高粘合強度使金屬與樹脂粘合為較難的技術。
本發明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論是相同材料之間還是異種材料之間均以高粘合強度粘合的粘合結構體及其制造方法。
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手段
本發明的發明人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而反復進行深入研究,結果發現,在具備固體構件和粘合構件的粘合結構體及其制造方法中,通過由含有聚合物的材料形成粘合構件,并且使粘合構件與固體構件進行化學鍵合,能夠達到上述目的,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即,本發明例如包含以下項中記載的發明。
項1.一種粘合結構體,其具備第一固體構件、第二固體構件以及粘合構件,其中,
所述第一固體構件和所述第二固體構件通過所述粘合構件而粘合,
所述粘合構件含有聚合物,
所述聚合物與所述第一固體構件和所述第二固體構件形成化學鍵。
項2.根據項1所述的粘合結構體,其中,所述聚合物含有(甲基)丙烯酸類高分子化合物。
項3.根據項1所述的粘合結構體,其中,所述聚合物含有聚輪烷。
項4.根據項1所述的粘合結構體,其中,所述聚合物具有通過主客體相互作用(host-guest interaction)交聯而成的結構。
項5.根據項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粘合結構體,其中,所述第一固體構件和所述第二固體構件為相同或不同的材料,為選自由金屬、樹脂、玻璃以及無機物組成的組中的一種。
項6.根據項1~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粘合結構體,其中,所述第一固體構件和所述第二固體構件中的一者或兩者的與所述粘合構件接觸的面上設置有等離子體處理部。
項7.一種制造粘合結構體的方法,其為制造具備第一固體構件、第二固體構件以及粘合構件的粘合結構體的方法,其中,
該制造粘合結構體的方法具備下述粘合工序:通過利用聚合性單體的聚合反應而形成含有聚合物的粘合構件,從而使所述第一固體構件和所述第二固體構件通過所述粘合構件而粘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立大學法人大阪大學;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國立大學法人大阪大學;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4904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膠黏劑
- 下一篇:一種雙面膠帶加工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