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PVC熱解從鋰云母提取鋰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443398.6 | 申請日: | 2017-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8597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接喜;肖曉;李新海;王志興;郭華軍;顏果春;胡啟陽;彭文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B3/10 | 分類號: | C22B3/1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朕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楊斌 |
| 地址: | 410083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脫氟鋰云母 熟料 浸出液 碳酸鋰 鋰云母 熱解 廢棄物 焙燒 堿性沉淀劑 低溫熱解 固液分離 氯化焙燒 鋰云母礦 焦油 研磨 氧化鈣 烘干 浸出 脫氟 洗凈 生產成本 過濾 污染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PVC熱解從鋰云母提取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洗凈烘干的PVC塑料在惰性氣氛下進行低溫熱解,得到HCl氣體和焦油;(2)將鋰云母礦和氧化鈣混合,研磨均勻后進行脫氟焙燒,得到脫氟鋰云母礦;(3)將步驟(1)后的HCl氣體通入步驟(2)后的脫氟鋰云母礦中,進行氯化焙燒,得到熟料;(4)用水浸出步驟(3)后的熟料,經固液分離后得到浸出液;(5)向步驟(4)后的浸出液中加入堿性沉淀劑,反應后進行過濾,得到碳酸鋰固體和濾液。該方法不僅為PVC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提供新的思路,減少PVC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而且降低了碳酸鋰的生產成本,實現了PVC的綜合利用,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冶金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利用PVC熱解從鋰云母提取鋰的方法。
背景技術
鋰被譽為“推動世界進步的能源金屬”,作為一種新型能源和戰略資源,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不僅在傳統的消費領域如玻璃、陶瓷、潤滑劑等領域起到重要作用,也推動了高新技術領域如鋰電池、核能、航空航天等領域的發展,特別是近些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和電子產業的迅速發展,全球市場對鋰的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加。
我國擁有豐富的鋰云母資源,其Li2O的含量一般在3%~5%。目前從鋰云母中提鋰的方法主要有石灰石法、硫酸法、氯化焙燒法等。石灰石法生產過程物料流量大,產生大量廢渣,同時煅燒過程溫度較高、周期長、能耗高,鋰的回收率低,處理低品位鋰云母礦時生產成本高,難以大規模進行生產。而硫酸法焙燒過程會產生大量的硫酸煙霧,對大氣照成污染,對設備的耐酸腐蝕要求較高,同時浸出液除鋁需要加入大量堿液調節pH值,余酸難以回收利用造成浪費,經濟上不占優勢。氯化焙燒法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在氯化劑的作用下,使礦樣中的某些金屬組分轉化為氣相或固相的氯化物,以使有價金屬與其他組分分離富集的過程;常用的氯化劑主要包括Cl2、HCl等氣態氯化劑和氯化鈉、氯化鈣、氯化銨等固態氯化劑。其中氣態氯化劑特別是HCl作為氯化劑,能極大縮短氯化焙燒周期、焙燒溫度,受到諸多學者的關注,但由于其腐蝕性高、對設備要求較高、不易運輸、難貯存、高污染等原因,極大地限制了HCl在氯化冶金中的應用,而HCl用于鋰云母氯化提鋰的研究更鮮有報道,如能解決HCl的難儲存運輸問題,對于擴大HCl在氯化冶金領域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PVC是一種高分子有機聚合材料,由于其具有阻燃、耐化學藥品、機械強度高和電絕緣性良好等特點,生產成本較低,廣泛應用于制作管材、板材、型材等硬制品和膜、電線表皮、人造革、鞋底等軟制品,我國自2002年開始PVC產能增速較快,產量大幅增長,到2016年PVC產量接近1600萬噸,而我國每年能有效回收的PVC廢棄物占產量的20%左右,沒有回收的廢棄PVC將給環境帶來巨大污染,同時給環境保護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由于PVC分子中含有將近60%的氯,在熱解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HCl氣體,可以考慮作為氣體氯化劑的固體釋放源,但PVC在空氣中直接燃燒容易產生二噁英等致癌物質,限制了PVC的綜合利用。
因此,如何開發一種環保、高效、經濟利用PVC中的氯從鋰云母中提取鋰的方法,對我國的鋰行業和PVC綜合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以上背景技術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種環保、經濟、高效的利用PVC熱解從鋰云母提取鋰的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利用PVC熱解從鋰云母提取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洗凈烘干的PVC塑料在惰性氣氛下進行低溫熱解處理,得到HCl氣體和焦油;
(2)將鋰云母礦和氧化鈣混合,研磨均勻后進行脫氟焙燒處理,得到脫氟鋰云母礦;
(3)將步驟(1)后的HCl氣體通入步驟(2)后的脫氟鋰云母礦中,進行氯化焙燒處理,得到熟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4339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