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桂花樹和大姜間作的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42811.7 | 申請日: | 2017-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294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5 |
| 發明(設計)人: | 田衛東;唐世方;朱德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田豐牧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G22/25;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34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桂花樹 間作 種植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農作物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桂花樹和大姜間作的種植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首先將桂花樹苗根部浸占預處理液后,在樹坑內噴灑一層底肥,然后進行移栽,行距為2m,間距為1m;桂花樹中間起壟,壟寬30cm,壟高10?20cm,施入底肥后,種植催芽后的種姜,然后覆蓋地膜;將壟的兩邊挖溝,溝同壟邊的間距為20cm,種姜株距為15cm。通過本發明提供的間作方式,能夠提高桂花樹的樹勢,同時,減少桂花樹發病率;本發明種植的桂花樹及大姜成活率及發芽率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作物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桂花樹和大姜間作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桂花樹又名木樨,為木樨科常綠喬木。桂花屬長日照植物,喜在充足的陽光和土層肥厚、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長。桂花終年常綠,樹繁葉茂,秋季開花,常作園景樹,且桂花對有害氣體二氧化硫、氟化氫有一定的抗性,是工礦區一種綠化的花木。桂花樹的花朵可以制作食物、泡酒等,具有重要的經濟和觀賞價值。
大姜,又稱生姜,一般作為食材多用,是一種經濟型農作物。大姜除作為香辛調味蔬菜外,也是良好的中藥材,可抑制腸內異常發酵,促進氣體排泄,增強血液循環。生姜具有防氧化、抗衰老等作用,有助人體延年益壽。大姜喜陰涼,對光照反應不敏感,姜根群淺,吸收水分能力較弱,且葉面保護組織不發達以致水分蒸發快,不耐干旱,對水分要求較嚴。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尚未有桂花樹和大姜間作的空白,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桂花樹和大姜間作的種植方法。
本發明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桂花樹和大姜間作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首先將桂花樹苗根部浸占預處理液后,在樹坑內噴灑一層底肥,然后進行移栽,行距為2m,間距為1m;
(2)桂花樹中間起壟,壟寬30cm,壟高10-20cm,施入底肥后,種植催芽后的種姜,然后覆蓋地膜;將壟的兩邊挖溝,溝同壟邊的間距為20cm,種姜株距為15cm。
進一步的,所述預處理液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淀粉3份,甜菜渣15份,吡咯烷酮羧酸鈉0.8份、聚乙二醇1份及水50份。
本發明所使用的種姜的催芽方法如下:將種姜放入藥液中浸泡30-40min,然后在表面沾上一層草木灰即可。
進一步的,所述藥液是由煙酰胺0.08、腐殖酸0.2份、硫酸銅0.8份、明膠3份、甘油3份、殼聚糖1份、水20份組成。
進一步的,所述溝的寬度為30cm,溝深為30c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通過本發明提供的間作方式,能夠提高桂花樹的樹勢,同時,減少桂花樹發病率;
(2)本發明通過合理的設置灌水的溝,能夠滿足兩者對水的需求,同時避免灌水過多等造成的腐爛等問題;
(3)本發明種植的桂花樹及大姜成活率及發芽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桂花樹和大姜間作種植方式的示意圖。
其中,1為桂花樹,2為大姜;圖中所標注的尺寸單位為mm。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解釋和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桂花樹和大姜間作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首先將桂花樹苗根部浸占預處理液后,在樹坑內噴灑一層動物糞便作為底肥,然后進行移栽,行距為2m,間距為1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田豐牧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省田豐牧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4281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