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通信終端外殼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34665.3 | 申請日: | 2017-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630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2 |
| 發明(設計)人: | 涂益明;呂旺春;王永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02 | 分類號: | H04M1/02;H04M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馮艷蓮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紋理 玻璃基 良率 通信終端外殼 紋理效果 制備 固化材料 激光器 雕刻 制作 玻璃外殼 不易變形 直接形成 斷線 保證 | ||
一種通信終端外殼及制備方法,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玻璃外殼不能兼顧優良的紋理效果和高良率制作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中,在玻璃基底的表面上直接形成紋理,無需在玻璃基底上UV膠,提高了制作良率,且在玻璃基底的表面上形成的紋理已經固定,不易變形,可以保證通信終端外殼中較佳的紋理效果和高良率制作;本發明實施例中,在玻璃基底上涂布固化材料后,利用激光器在固化材料上雕刻紋理,由于激光器具備較高的能量,不易在雕刻紋理時出現斷線和氣泡的情況,可以提高紋理制備的良率,也可以達到較佳的紋理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通信終端外殼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信終端,而智能手機外殼材質也逐漸由傳統的塑料逐漸被金屬代替,如今,玻璃由于其對信號無阻擋,支持無線充電等優點,也成為一類常見的智能手機外殼材質。
為了在玻璃外殼上能夠顯現出美觀的紋理,在制作手機玻璃外殼時通常會在玻璃外殼結構中設置紋理層,現在常見的玻璃外殼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玻璃基底,帶有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學膠)的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層,UV(ultraviolet rays,紫外線)膠紋理層,顏色膜層,油墨層;制作UV膠紋理層時,先在PET薄膜層上涂布UV膠,并用帶有紋理的模具滾壓UV膠,經過紫外線曝光處理后使UV膠固化,形成UV膠紋理層。采用圖1所示的玻璃外殼結構,在長期使用過程中,PET薄膜層容易發生變形,使得在PET薄膜層上附著的UV膠紋理層發生開裂,使得紋理效果變差。
為了避免PET薄膜層變形,玻璃外殼也可采用如圖2所示的結構,如圖2所示,其中包括玻璃基底,UV膠紋理層,顏色膜層,油墨層。制作過程中,在玻璃基底之上直接涂布UV膠,并用帶有紋理的模具滾壓UV膠,經過紫外線曝光處理后形成UV膠紋理層,之后制作顏色膜層。采用圖2所示的玻璃外殼結構,雖然省去了PET薄膜層,但在玻璃上采用曝光的方式形成的UV膠紋理層容易存在斷線或氣泡,良率低。
綜上,現有的玻璃外殼不能兼顧優良的紋理效果和高良率制作。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通信終端外殼及制備的方法,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玻璃外殼不能兼顧優良的紋理效果和高良率制作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通信終端外殼,所述通信終端外殼包括玻璃基底、顏色膜層和油墨層;其中,所述玻璃基底一側的表面上存在紋理;所述顏色膜層設置在所述玻璃基底存在紋理的表面上;所述油墨層設置在所述顏色膜層上。
通過上述方法,玻璃基底的表面上直接形成紋理,無需在玻璃基底上UV膠,提高了制作良率,且在玻璃基底的表面上形成的紋理已經固定,不易變形,可以保證通信終端外殼中較佳的紋理效果和高良率制作。
第二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制備第一方面所提供的通信終端外殼的方法,首先在玻璃基底表面上雕刻紋理,在玻璃基底表面直接形成紋理,之后在所述玻璃基底上存在紋理的表面上沉積顏色膜,形成顏色膜層,以使通信終端外殼成型時有一定的顏色,在沉積顏色膜時,可以沉積一層顏色膜構成顏色膜層,也可以沉積多層顏色膜構成顏色膜層;形成了顏色膜層之后,在所述顏色膜層上制備油墨層。
通過上述方法,在玻璃基底的表面上直接雕刻形成紋理,不需要在玻璃基底上涂布UV膠,避免了在制備紋理時出現斷線或氣泡等情況,提高了制作良率,且在玻璃基底的表面上的紋理已經固定,不會輕易變形,可以保證通信終端外殼有較佳的紋理效果,同時保證了高良率制作。
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在所述玻璃基底表面上雕刻紋理時可以利用激光器在所述玻璃基底表面上雕刻紋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3466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功能組件、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雙攝像頭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