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土壤板結化的治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34116.6 | 申請日: | 2017-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843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2 |
| 發明(設計)人: | 阮有京 | 申請(專利權)人: | 阮有京 |
| 主分類號: | A01B79/02 | 分類號: | A01B79/02;C05G3/04;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 地址: | 530500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秸稈 組合孔 發酵 禽畜養殖廢水 蔬菜水果 土壤板結 液態物 重量比 土壤 地膜 發酵固體物 廚房垃圾 覆蓋地膜 樹枝樹葉 土壤修復 厭氧發酵 發酵液 牛羊糞 垃圾 掉落 油污 填入 蚯蚓 修剪 浸泡 樹葉 治理 點燃 燃燒 樹木 投放 修復 覆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土壤板結化的治理方法,包括:收集樹上掉落的樹葉、修剪樹木時得到的樹枝樹葉以及廚房垃圾中未沾油污的蔬菜水果垃圾,與牛羊糞便混合;浸泡;禽畜養殖廢水與蔬菜水果垃圾的重量比為9~10:1,加入土壤有益菌;發酵;發酵液與禽畜養殖廢水的重量比為1:50~55,進行厭氧發酵;在土壤上打多個組合孔,之后將發酵固體物填入組合孔內,再將發酵液態物反復淋澆在土壤的表面;點燃待全部秸稈開始燃燒,在秸稈上再淋澆發酵液態物,澆熄火焰;趁秸稈的溫度未降低至室溫,在秸稈之上覆蓋地膜,待10~15天后揭開地膜;向組合孔投放蚯蚓,再覆蓋上地膜。本發明縮短了土壤修復的時間,降低了成本,并且具有良好的修復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土壤板結化的治理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世界各國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重視,對土壤生產能力的可持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我國人口多、耕地少、面臨糧食安全的嚴峻形勢下,如何保障土壤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尤為重要。土壤板結是土壤退化重要表現之一,特別是亞表層土壤板結,現在植物根系向地下僧眾,在植物生長中后期如遇到降雨少和蒸發大的情況下土壤板結嚴重影響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干旱可能限制植物生長和產量形成。
目前,針對于土壤板結問題,常用的是深耕法,是指在栽種種子的時候,需要深深的挖土,耕地,把田地深層的土壤翻上來,淺層的土壤覆下去,以使種子能深臥在土壤力,有更充分的養分,但是深耕的作用較為短暫且能量和時間成本較高,深耕雖然減緩了土壤板結但是也破壞了多年免耕管理發展起來的表層覆蓋,也增加了土壤侵蝕和表土板結的風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有效改良修復土壤的土壤板結化的治理方法。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土壤板結化的治理方法,包括:
步驟(1)修建一個污水處理池,污水處理池的深度為3米,向污水處理池內填入牛羊糞便;再收集樹上掉落的樹葉、修剪樹木時得到的樹枝樹葉以及廚房垃圾中未沾油污的蔬菜水果垃圾,并填入所述污水處理池內,與牛羊糞便混合,成為固體廢料,攪動使固體廢料混合均勻;將第一份禽畜養殖廢水引入至所述污水處理池內,其中,第一份禽畜養殖廢水與所述固體廢料的重量比為4~5:1;浸泡20~24小時;
步驟(2)取廚房垃圾中未沾油污的蔬菜水果垃圾搗爛,加入第二份禽畜養殖廢水,且第二份禽畜養殖廢水與廚房垃圾中未沾油污的蔬菜水果垃圾的重量比為9~10:1,加入土壤有益菌,土壤有益菌與第二份禽畜養殖廢水的重量比為1:30~40;發酵溫度為40~45℃,發酵36~48小時,得到發酵液;其中,在加入第二份禽畜養殖廢水時,分階段加入,其具體過程為:先將所述第二份禽畜養殖廢水分成10~20份,逐份向廚房垃圾中未沾油污的蔬菜水果垃圾中加入第二份禽畜養殖廢水,相鄰兩次加入所述第二份禽畜養殖廢水時,時間間隔為7~8min,而且每次加入所述第二份禽畜養殖廢水之前,均將其加熱至50~55℃;
步驟(3)將所述發酵液加入至所述污水處理池內,且所述發酵液與所述第一份禽畜養殖廢水的重量比為1:50~55,進行厭氧發酵,發酵溫度為30~35℃,發酵時間為7~8小時;
步驟(4)在土壤上打多個組合孔,相鄰兩個組合孔的間隔為1~1.5米,每個組合孔包括一個豎直孔以及四個傾斜孔,每個傾斜孔的上端與所述豎直孔的上端重合,所述豎直孔以及所述傾斜孔的深度為0.8~1米,所述豎直孔以及所述傾斜孔的直徑為0.2~0.3米;之后將所述污水處理池中的發酵固體物填入所述組合孔內,再將發酵液態物反復淋澆在土壤的表面;將秸稈鋪在土壤表面,點燃待全部秸稈開始燃燒,在秸稈上再淋澆發酵液態物,澆熄火焰;趁秸稈的溫度未降低至室溫,在秸稈之上覆蓋地膜,待10~15天后揭開地膜;向所述組合孔投放蚯蚓,每個組合孔投放的蚯蚓條數為10~15條,再覆蓋上地膜,待2~3天揭開地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阮有京,未經阮有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3411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鹽堿地土壤的改良方法
- 下一篇:一種物理與生物結合改良鹽堿地的有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