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鋼絞線智能索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31373.4 | 申請日: | 2017-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723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5 |
| 發明(設計)人: | 周成順;曾利;馬偉杰;伍軍;駱玉智;宋強;胡堯慶;查宇;李長樂;周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11/16 | 分類號: | G01B11/1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潤體;鄭漢康 |
| 地址: | 3114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絞線 智能傳感器 捆扎帶 捆扎 體內 實時監測 索體 平行 智能 縫隙處 斜拉索 穿設 拉索 置入 擠壓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鋼絞線智能索,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拉索的索體無法做到實時監測的缺陷,包括索體及穿設于索體內的智能傳感器,索體內包括多跟平行由捆扎帶捆扎的鋼絞線,智能傳感器處于相鄰鋼絞線之間的縫隙處,智能傳感器由捆扎帶隨同鋼絞線一起捆扎。索體內置入智能傳感器,實現斜拉索實時監測,索體內的鋼絞線相互平行,并通過捆扎帶將智能傳感器一起捆扎,避免鋼絞線擠壓智能傳感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工程結構拉鎖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鋼絞線智能索。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橋梁、體育場館等建筑多是采用拉索的支撐結構,一套拉索系統需要多副索體及索體兩端的錨具配合承受支撐力。任何建筑都需要考慮到安全問題,因此拉索系統支撐的建筑,使用的拉索系統安全性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需要對整個拉索系統進行受力狀況檢測。
目前,常用的監測方法有:壓力環監測方法、磁通量傳感器監測方法、液壓傳感器監測方法。但是對拉索系統的受力監測是一項需長期測量并實時監測的工作,需要考慮監測器件的耐久性、存活率和穩定性。現有的監測器件大都屬于錨具外加件,成本較高,安裝后體積增大。
于是有人提出在鋼絲外表加刻凹槽,將傳感器粘貼到凹槽內,再用填充物進行填充保護。但是在鋼絲外表加工凹槽,再粘貼傳感器,難度較大,操作比較麻煩,而且傳感器依附鋼絲外表,在受力過程中,會吸收鋼絲的應變、降低應變測量的靈敏度,影響測量的精確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拉索的索體無法做到實時監測的缺陷,提供一種鋼絞線智能索,在索體內鋼絞線之間的縫隙處置入傳感器,實現斜拉索實時監測,索體內鋼絞線相互平行并由捆扎帶捆扎,避免鋼絞線擠壓傳感器。
本發明還解決了現有的光纖光柵粘貼到凹槽內壁,索體的受力過程中會降低應變測量的靈敏度的缺陷,提供一種鋼絞線智能索,傳感器與鋼絞線相分離,不直接貼合,進而降低鋼絲受力過程中對應變測量靈敏度的影響。
本發明提供一種鋼絞線智能索,傳感器置入到平行鋼絞線之間的縫隙處,傳感器外部套置護套或者護板,避免傳感器受到鋼絞線應變影響,保護傳感器。
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為:一種鋼絞線智能索,包括索體及穿設于索體內的智能傳感器,索體內包括多跟平行由捆扎帶捆扎的鋼絞線,智能傳感器處于相鄰鋼絞線之間的縫隙處,智能傳感器由捆扎帶隨同鋼絞線一起捆扎。索體內置入智能傳感器,實現斜拉索實時監測,索體內的鋼絞線相互平行,并通過捆扎帶將智能傳感器一起捆扎,避免鋼絞線擠壓智能傳感器。
作為優選,智能傳感器采用光纖,光纖端部連接有光納儀。
作為優選,智能傳感器采用光纖光柵。
作為優選,智能傳感器所處的縫隙處填充有環氧樹脂膠,環氧樹脂膠包裹住智能傳感器。環氧樹脂膠包裹住智能傳感器,將智能傳感器與鋼絞線相分離,不直接貼合,進而降低鋼絲受力過程中對應變測量靈敏度的影響。
作為優選,智能傳感器所處的縫隙處設置有護套,智能傳感器穿設于護套內,護套外的縫隙處填充環氧樹脂膠。護套保護智能傳感器,避免智能傳感器受到鋼絞線應變影響。
作為優選,護套為圓柱管并呈間斷式布置,護套之間的間隔為100cm-150cm,護套的長度為30-50cm。
作為優選,智能傳感器所處的縫隙處設置有護板,護板中間設置有穿孔,智能傳感器穿過穿孔。
作為優選,護板呈三角形狀,三角形的兩側邊設置有與鋼絞線外表相吻合的凹弧,三角形的第三個側邊為直邊。
作為優選,鋼絞線采用填充型環氧涂層鋼絞線,鋼絞線平行后采用的捆扎帶為聚酯帶,聚酯帶以螺旋且邊緣相重疊的方式進行捆扎,捆扎帶外部包覆有HDPE保護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3137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