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高鈷納米/超細WC-Co復合粉末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431147.6 | 申請日: | 2017-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318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羊求民;蘇偉;陳麗勇;陳顥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2F9/22 | 分類號: | B22F9/22;B22F1/02;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知誠思邁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37 | 代理人: | 麥春明 |
| 地址: | 341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 wc co 復合 粉末 制備 方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高鈷納米/超細WC?Co復合粉末的制備方法,將42.7?279.5g鈷鹽配制濃度為1mol/L的鈷鹽溶液,置入攪拌容器內攪拌并采用恒溫水浴鍋加熱;將WC晶粒間存在均勻分布鈷層的納米/超細WC?6wt%Co復合粉末加入攪拌容器內,用量為100g,攪拌,將22.3?119.1g草酸銨配制成濃度為0.5mol/L的草酸銨溶液加入攪拌容器中,攪拌,抽濾、洗滌,在真空干燥箱內干燥,得到WC?6Co?CoC2O4前驅體復合粉末;將前驅體復合粉末放入管式氫氣爐內進行還原,還原后水冷,即得。本發(fā)明操作簡單,制備過程中能有效抑制WC晶粒聚集長大,制得的高鈷復合粉末性能穩(wěn)定,成本低。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金屬陶瓷復合粉末制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高鈷納米/超細WC-Co復合粉末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超細晶硬質合金能夠顯著提高材料的硬度和韌性,實現(xiàn)高硬度和高韌性的“雙高”性能,一直是硬質合金行業(yè)研究的熱點方向。超細晶高鈷硬質合金的鈷相平均自由程高,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沖擊性能,且細WC晶粒具有高的硬度,實現(xiàn)了高硬度和高韌性的結合,在航空航天、機械加工、精密制造等重要工程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超細晶硬質合金制備的關鍵是優(yōu)質納米/超細復合粉末的獲得及燒結過程中WC晶粒長大的抑制。傳統(tǒng)工藝生產(chǎn)WC-Co粉末的方法是:(1)WO3在700-900℃溫度范圍內氫氣還原獲得W粉;(2)將W粉和C粉混合后于1400-1600℃溫度范圍內碳化獲得WC粉;(3)將WC粉和鈷粉混合制得WC-Co粉末。但是,傳統(tǒng)方法不是一種理想的制備納米/超細WC-Co粉末的方法,存在許多弊端。首先,W粉和C粉的碳化溫度高,容易造成粉末晶粒長大,影響粒度分布的均勻性。其次,傳統(tǒng)方法中影響粉末質量的因素多,對粉末性能控制較難。最后,傳統(tǒng)方法工藝流程及生產(chǎn)周期長,生產(chǎn)成本較高。
經(jīng)過近20年的發(fā)展,在世界各國科研人員不懈努力下,許多新的納米/超細WC-Co復合粉末制備方法被開發(fā)出來,其主要分為兩大類: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自上而下的方法是指從大顆粒等宏觀角度出發(fā)獲得納米/超細粉末,其主要方法包括高能球磨法等。自下而上的方法是指從原子水平或分子水平等微觀角度出發(fā)獲得納米/超細粉末,其主要包括溶液法和氣相合成法等。
(1)高能球磨法
傳統(tǒng)高能球磨法是將原料粉末和磨球按照一定比例裝入球磨罐中,并通入惰性氣體,通過磨球的碰撞作用使粉末強制進行擠壓-冷焊-破碎的過程而達到晶粒細化,制備納米/超細WC-Co粉末的方法。但該傳統(tǒng)方法耗時長,且細化效果不夠理想。隨后,一些新的高能球磨工藝相繼被開發(fā)出來,如高能雙驅行星球磨(HE-DPM),機械化學合成,機械熱活化合成(IMAT)等。如Butler等人采用高能雙驅動行星球磨僅用10h就將0.8μm的WC和WC-Co粉末尺寸降到了10-20nm。Hoseinpur等將WO3,Zn,和C裝入球磨罐中,球磨36h后將所得粉末放入稀釋的鹽酸中浸泡2小時后獲得20nm左右的WC粉末。但是,高能球磨制備超細晶WC-Co復合粉末時,WC晶粒晶格畸變能高,WC/WC晶界數(shù)量較多,在后續(xù)燒結過程中容易發(fā)生WC晶粒聚集長大。
(2)溶液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理工大學,未經(jīng)江西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3114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