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排毒消炎的款冬花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30156.3 | 申請日: | 2017-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753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謝小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謝小堅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K9/08;A61P11/00;A61P11/04;A61P31/00;A61P31/16;A61P1/00;A61P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仁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588 | 代理人: | 彭淋 |
| 地址: | 528459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排毒 消炎 款冬花 口服液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含有來源于植物、動物或礦物原料的醫用保健品,特別涉及一種排毒消炎的款冬花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造成里熱證的原因主要是外感溫熱泄氣、六淫入禮化熱、情志過極化火、陽盛所生內火及飲食失調化火等。溫、熱、火三者本質相同,只是程度不同。熱為溫之漸,火為熱之極。熱多屬外感,如風熱、暑熱、濕熱;而火多數內傷,是臟腑陰陽氣血失調,陽氣亢盛的結果,如肝火亢盛、心火上炎等。《素問·至真要大論》提出“溫者清之”、“熱者寒之”、“治熱以寒”的治療原則,對由溫、熱、火所致的里熱證皆適用。由于里熱證病情復雜,邪在氣分、血分、臟腑等不同,所以,清熱類中成藥又分為清熱瀉火類中成藥、清熱解毒類中成藥、清熱燥濕類中成藥和清熱涼血類中成藥四類。
款冬為菊科款冬的花蕾,性味辛溫,具有潤肺下氣,化痰止嗽的作用。在《本經》中記載:對“寒束肺經之飲邪喘、嗽最宜”。氣味雖溫,潤而不燥,則溫熱之邪,郁于肺經而不得疏泄者,亦能治之。故外感內傷、寒熱虛實的咳嗽,皆可應用。特別是肺虛久咳不止,最為適用。款冬花系菊科款冬屬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花蕾,通常在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花尚未出土時采挖。
款冬,潤肺下氣,化痰止嗽。治咳逆喘息,喉痹。《本經》.主咳逆上氣善喘,喉痹,諸驚癇,寒熱邪氣。《別錄》:主消渴,喘息呼吸。《藥性論》:主療肺氣心促,急熱乏勞,咳連連不絕,涕唾稠粘,治肺痿肺癰吐膿。《日華子本草》:潤心肺,益五臟,除煩,補勞劣,消痰止嗽,肺痿吐血,心虛驚悸,洗肝明目及中風。《醫學啟源》:溫肺止嗽。
款冬花含款冬二醇等甾醇類、蕓香甙、金絲桃甙、三萜皂甙、鞣質、蠟、揮發油和蒲公英黃質。葉含苦味甙2.63%、沒食子酸、彈性橡膠樣物質、糊精、粘液、菊糖、植物甾醇、硬脂酸及棕櫚酸甘油酯、酒石酸、蘋果酸、轉化糖、膽堿、碳氫化合物和皂甙。灰分中含鋅甚多,達3.26%。鮮根莖含揮發油、石蠟、菊糖、鞣質。根含橡膠0.015%,鮑爾烯醇等。
款冬花藥理作用:①對呼吸系統的作用具止咳,祛痰并略有平喘作用。東歐一些地區亦用款冬花或葉的制劑治療氣管炎、咽炎及支氣管哮喘。用1%碘液注入貓右肋膜腔引咳法,口服款冬花煎劑有顯著鎮咳作用,但不持久。小鼠口服煎劑亦有明顯止咳作用。麻醉貓口服煎劑后可使呼吸道分泌增加,但作用強度不及桔梗。離體家兔、豚鼠及貓的氣管-肺灌流試驗證明,款冬花醚提取液小量時可使支氣管略有舒張,大劑量反而收縮;對于組織胺引起的痙攣,其解痙效力不如氨茶堿確實。有人認為,其中所含的硝酸鹽是止咳成分。
②對循環系統的作用麻醉貓靜脈注射醇提取液對血壓有先降低后升高的作用,據成分分離試驗表明,款冬花醇溶醚可溶的部分呈升壓作用,醇溶醚不溶的部分呈降壓作用,其升壓作用原理初步認為是由于交感神經節的興奮、擬交感神經作用、中樞興奮作用和對血管平滑肌的直接興奮等多種作用所致。煎劑及醇提取液對離體蟾蜍心臟呈抑制作用。醚提取液對蛙后肢及全身血管灌流均呈現收縮作用。
③其他作用醚提取物對在體或離體胃腸道平滑肌均呈抑制作用。對離體子宮,醇提取液小量時興奮,大量則先興奮后抑制,或一開始即呈抑制。款冬葉醚提取物和蒸餾液對兔離體小腸亦呈解痙作用。
將款冬花制成醇浸膏,每次5毫升(相當于生藥2錢),日服3次。觀察36例,其中支氣管哮喘21例,哮喘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者15例。結果顯效(服藥后1~2天內即見喘平、咳減,最大呼氣中期流速有明顯改進者)8例,好轉(服藥3天以上喘咳減輕,或雖減輕而持久未平復者)19例,無效9例。據觀察,款冬花醇浸膏對哮喘有緩解之效,但作用較弱,遠期療效亦不理想。在治程中,較普遍的反應為惡心,少數或有心煩、失眠等現象。
治療慢性氣管炎:取款冬花和地龍加工制成復方款冬花注射液,每次肌肉注射2毫升,連續用藥10天。經治68例,臨床痊愈8例,顯效32例,好轉24例,無效4例。初步觀察在注射3~4次后,咳嗽、咯痰、喘息即明顯減輕,食欲、睡眠亦有改善,同時還有一定的降壓作用。
是藥三分毒,中藥保健品一定要控制好劑量,使其毒性降到最低。本發明大大改進中藥提取技術,使得中藥的有毒成分降到最低,可以使人體吸收,大大提高其利用率。控制劑量;加強“量效關系”和“量毒關系”研究;運用現代技術,體內外方法結合評價。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謝小堅,未經謝小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3015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安神助眠的中藥保健酒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治療黃疸的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