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清潔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25169.1 | 申請日: | 2017-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351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5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蕪湖皖江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M10/02 | 分類號: | D06M10/02;D06M11/47;D06M11/65;D06M13/256;D06M13/335;D06M13/463;D06M13/513;D06M101/06;D06M101/20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任晨晨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蕪湖市經濟技***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清潔 復合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自清潔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紡織品先進行電暈處理,再光降解改性然后進行疏水處理,使復合材料具有優越的光降解性能和疏水性,防止被污染,污染物能夠被光催化降解,使復合材料具有自清潔功能,而且,改性性能穩定,經過10次水洗,光降解和防水性不降低;同時,復合材料柔軟,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及殺菌性,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便于工業化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復合材料制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清潔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材料的單一功能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比如,對紡織品材料,人們不僅要求保暖、舒適等基礎功能,而且對自清潔、抗菌性等功能性提出了新的需求。
開發具有自清潔、抗菌性的復合材料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清潔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對紡織品材料先進行自清潔改性,然后進行拒水改性,使材料能夠自行消解污染物,而且具有超疏水表面,具有自清潔功能。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自清潔復合材料。
本發明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自清潔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紡織品進行電暈處理;
2)將硝酸銀與偏釩酸銨溶解在去離子水中,加熱反應后,再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光照下反應,然后,向體系中加入電暈處理后的紡織品,浸漬,采用二浸二脫水工藝,烘干;
3)將步驟2)處理后的紡織品浸入疏水處理劑中,采用二浸二脫水工藝,烘干,即得自清潔復合材料。
步驟1)所述電暈處理為在6-10kV條件下處理3-4s。所述紡織品選自棉布、麻布或丙綸布等。
進一步的,步驟1)中電暈處理在氧氣和氮氣混合氣體條件下進行,氧氣和氮氣的體積比為2:8。
步驟2)中硝酸銀、偏釩酸銨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的摩爾比為1:2-3:4-8。
步驟2)中硝酸銀在去離子水中濃度為0.02-0.04mol/L。
步驟2)中所述加熱反應是指在150-170℃條件下反應10-20h。
步驟2)所述光照下反應是指在光照下10-25℃條件下反應4-8h。
步驟2)中所述浸漬處理是指每次浸漬10-15min;每次脫水控制帶液率為120-160%。
步驟2)所述烘干是指60-70℃干燥6-10h。
步驟3)所述疏水處理劑的制備方法為:
將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四乙烯基四甲氧基環四硅氧烷和硅烷偶聯劑KH-602混合,加熱反應,然后再加入硅酸四甲酯、二氨基二苯甲烷和十二烷基苯磺酸,加熱反應,減壓蒸餾脫除低沸物,再升溫加熱反應,即得疏水處理劑。
步驟3)中第一次加熱反應為:90-120℃條件下反應3-4h;
步驟3)中第二次加熱反應為:100-120℃反應4-8h;
步驟3)中所述再升溫加熱反應是指加熱升溫至145-150℃反應1-2h。
步驟3)中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四乙烯基四甲氧基環四硅氧烷、硅烷偶聯劑KH-602、硅酸四甲酯、二氨基二苯甲烷和十二烷基苯磺酸的摩爾比為:1:2-3:2-4:2-3:0.01-0.2:0.005-0.01。
步驟3)中所述浸-扎處理具體為,浸漬1-2min,二浸二軋,軋余率70-1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蕪湖皖江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有限公司,未經蕪湖皖江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2516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涼感聚乳酸纖維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大氣污染物自動監測留樣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