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數據處理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424914.0 | 申請日: | 2017-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627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衛敏;袁志鋒;胡宇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H04L1/18;H04L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江舟;董文倩 |
| 地址: | 518057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據處理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數據處理方法及裝置,其中,該方法包括:獲取N個序列或圖樣;通過所述N個序列或圖樣對X個數據進行處理,其中,所述N個序列或圖樣的非零元素的位置不同,N為大于1的整數,X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數。通過本發明,解決相關技術中非連續傳輸使得在某些符號時間上沒有數據傳輸,從而不能有效利用發射機會和能量、使得用戶以及系統的傳輸性能低的問題,達到避免出現非連續傳輸,可以有效利用發射機會和能量,有效改善用戶以及系統的傳輸性能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數據處理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的第五代(5th-Generation,5G)通信技術以及未來通信技術的應用場景包括增強移動寬帶(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海量機器類型通信(massive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ltra Reliability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其中,eMBB場景用于支持移動寬帶,主要業務需求是大數據包傳輸、高數據速率、高頻譜效率;mMTC場景用于支持海量設備通信,主要業務需求是海量設備、小數據包傳輸,目前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ITU)和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針對5G mMTC場景確定的設計目標是支持100萬個設備/平方公里的連接密度;URLLC場景用于支持高可靠低時延通信,主要業務需求是高可靠、低時延傳輸。
為了滿足上述5G通信技術需求以及未來通信技術的類似需求,可以考慮采用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術,允許多個用戶或數據流共享使用相同的傳輸資源(例如時頻資源塊、時頻資源單元等),進行非正交復用,從而可以提高傳輸資源的利用效率。為了保證多個用戶或數據流非正交接入與復用傳輸的性能,通常需要采用高級接收機,例如干擾消除接收機等。
對于mMTC等場景中處于擴展覆蓋(或增強覆蓋、深度覆蓋、惡劣覆蓋等)條件下的用戶,由于路徑損耗、穿透損耗等較大,信號耦合損耗較大,接收信號的信噪比(Signal toNoise Ratio,SNR)或信號干擾噪聲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SINR)較低,為了能夠正確傳輸數據,這些用戶通常需要采用窄帶傳輸,例如一個或多個15kHz的子載波,將發射功率集中在窄帶上發送信號,改善接收信號的SNR或SINR,進一步,還可以結合時域上重復傳輸和/或擴展傳輸來改善接收信號的SNR或SINR。
相關技術中的一種NOMA技術方案通過利用非正交的稀疏序列或稀疏圖樣進行擴展、調制或映射實現非正交多址接入,其中,序列也可以稱為碼,稀疏的含義從廣義上看可以認為是序列或圖樣中存在零元素,從狹義上看可以認為是序列或圖樣中零元素的比例不小于一定值(例如50%),非正交指的是從總體上看可用序列或圖樣是非正交的,不排除其中部分序列或圖樣之間是正交的。圖1是相關技術中的一個長度為4的稀疏序列或稀疏圖樣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網格塊表示非零值,空白塊表示零值。具體地,這種NOMA方案包括:多個用戶或數據流分別使用正交或非正交的稀疏序列對其待發送數據進行擴展、調制或映射處理并使用相同的傳輸資源進行傳輸;或者,多個用戶或數據流分別使用正交或非正交的稀疏圖樣將其待發送數據映射到相同的傳輸資源上進行傳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249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