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對土壤受重金屬污染的檢測系統及其修復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24657.0 | 申請日: | 2017-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547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2 |
| 發明(設計)人: | 陳龍;何月云;沈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泰華科技檢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9C1/00 | 分類號: | B09C1/00;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重金屬污染土壤 重金屬污染 檢測系統 修復 土壤 重金屬離子去除 土壤檢測裝置 土壤中重金屬 模數轉換器 水分傳感器 無線收發器 二次污染 技術要求 趨磁細菌 土壤活性 土壤結構 土壤治理 循環重復 控制器 食物鏈 安全標準 電磁閥 吊蘭 淋洗 探針 淹水 裝瓶 種植 投資 管理 | ||
1.一種用于對土壤受重金屬污染的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壤檢測裝置,水分傳感器、模數轉換器、控制器、無線收發器、土壤活性劑承裝瓶、電磁閥以及若干個探針,所述土壤活性劑承裝瓶內承裝土壤活性劑,在瓶口的輸出管上 通過導管分別連接至各個探針,且所述電磁閥設置于輸出管上;所述水分傳感器,用于對所深入的土壤水分檢測獲得檢測信號;所述模數轉換器,用于將檢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據數字信號處理和分析獲取土壤的水分中重金屬含量,并控制無線收發器將所得土壤的水分中重金屬含量發送和控制無線收發器接收來自服務器的控制命令,且根據所述控制命令輸出控制信號;所述電磁閥,用于在接收到控制信號時開啟,使得土壤活 性劑承裝瓶內承裝土壤活性劑從瓶口的輸出管經導管后輸入各個探針,所述探針將土壤活性劑輸向所深入的土壤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對土壤受重金屬污染的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活性劑采用碳酸鹽化合物。
3.一種用于對土壤受重金屬污染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趨磁細菌與重金屬污染土壤的表層15~18cm厚的土壤混合均勻,培養30~35天,
2)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使重金屬污染土壤保持淹水狀態,并在所述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上面設置磁場,保持36~43天,
3)所述表層重金屬污染土壤,所述收集的重金屬污染土壤厚度為6~9cm,
4)用水淋洗收集的重金屬污染土壤,重復3~4次,使趨磁細菌與重金屬污染土壤分離,然后將淋洗過的土壤填回原處,
5)在重金屬污染土壤上面種植吊蘭,90~100天后將吊蘭整體移除,
6)循環重復執行步驟1)~步驟5),直至土壤中重金屬的含量達到安全標準。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對土壤受重金屬污染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趨磁細菌的接種比例為每平方米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中接種9.0×109~1.0×1010個趨磁細菌。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對土壤受重金屬污染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趨磁細菌的接種比例為每平方米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中接種9.0×109~1.0×1010個趨磁細菌。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對土壤受重金屬污染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蘭采用扦插、分株或播種的方法進行栽培,栽培時將土壤一次性澆透,之后根據土壤缺水情況澆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50%~60%。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對土壤受重金屬污染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蘭采用播種栽培:將種子用15%~20%的H2O2消毒處理,然后蒸餾水洗滌浸泡10~12h,選用籽粒飽滿且不下沉的種子進行吊蘭的培育。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對土壤受重金屬污染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蘭的培育為:將吊蘭種子在17~20℃的溫度下進行培養,種子上面的覆土為0.5~0.7cm,12~15天后將所得幼苗移植到重金屬污染土壤中。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對土壤受重金屬污染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蘭栽培為:選用9~12cm的幼苗傾斜30度埋入土壤表層5~7cm深度種植,株距為15~25cm,行距為20~28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泰華科技檢測有限公司,未經湖南泰華科技檢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2465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