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模塊化排插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22062.1 | 申請日: | 2017-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545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峙嵐;肖娟;傅文輝;賴國民;王靖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貴派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514 | 分類號: | H01R13/514;H01R13/66;H01R13/70;H01R13/717;H01R24/00;H01R27/00;H01R31/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揚 |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天***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塊化 | ||
本發明涉及排插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模塊化排插,包括插頭、插座以及電源線;所述插頭包括第一殼體、第一連接口、以及插腳;所述插座包括第二殼體、插頭插座、以及第二連接口;所述插頭插座設于所述第二殼體的容納腔內;所述第二殼體對應所述插頭插座的位置設有插口;所述第二連接口設于所述第二殼體上;所述電源線包括電源線本體、第一接頭和第二接頭;所述第一接頭和所述第二接頭分別設于所述電源線本體的兩端;所述電源線的第一接頭與所述插頭的第一連接口相耦合;所述電源線的第二接頭與所述插座的第二連接口相耦合。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模塊化排插,采用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解決了現有排插的無法拼接拆卸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排插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模塊化排插。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排插主要為一體化的產品,即集插線板、插頭和電源線一體,其中電源線一端與插線板固定連接,電源線的另一端與插頭固定連接,且電源線的長度是固定不動的。
長長的電線通常只能纏繞在插線板上或單獨纏繞形成一不規則部件,這樣的排插不僅體積大、占用的空間大,不便于排插的包裝、運輸,且包裝和運輸過程中,可能因為電源線的過度彎折或擠壓而導致其損壞或不可用,進而降低其使用壽命。
且當電源線需要延長時,需要拆開插線板進行更換電源線,且此過程中需要專業知識,否則,換線會出現錯誤而導致排插不可用或引起不良的后果。且由于使用者會因室內布局的改變而需要與之前所用的排插的電源線長度不一致的排插,這樣,改變室內布局后,使用者還得重新購置新的排插或更換不同電源線,這往往會造成使用者的生活成本上升,且導致排插資源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模塊化排插,采用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解決了現有排插的無法拼接拆卸的技術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模塊化排插,包括插頭、插座以及電源線;
所述插頭包括第一殼體、用于連接插座的第一連接口、以及用于連接外部電源的插腳;所述第一連接口和所述插腳分設于所述第一殼體上;
所述插座包括設有容納腔的第二殼體、插頭插座、以及用于連接插頭的第二連接口;所述插頭插座設于所述第二殼體的容納腔內;所述第二殼體對應所述插頭插座的位置設有插口;所述第二連接口設于所述第二殼體上;
所述電源線包括電源線本體、第一接頭和第二接頭;所述第一接頭和所述第二接頭分別設于所述電源線本體的兩端;
所述電源線的第一接頭與所述插頭的第一連接口相耦合;所述電源線的第二接頭與所述插座的第二連接口相耦合。
優選的,所述插腳的數量為兩個或三個;所述插腳為扁平狀結構、圓柱狀結構、或扁平狀結構和圓柱狀結構組合。
優選的,所述插頭插座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插頭插座相互獨立設置于所述第二殼體的容納腔內;且每一個所述插頭插座分別與所述第二連接口連接。
優選的,每一個所述插頭插座均對應設有用于控制其開關的第一按鈕,以及指示開關狀態的第一指示燈。
優選的,所述第二殼體的容納腔內還設有USB插座和AC-DC電源模塊;所述USB插座、AC-DC電源模塊和所述第二連接口依次電聯接;所述第二殼體對應所述USB插座的位置設有USB插口;所述第二殼體的容納腔內還設有通訊模塊。
優選的,所述第二連接口和所述插頭插座之間設有用于控制其導通或斷開的第二按鈕,以及指示導通狀態或斷開狀態的第二指示燈。
由上可知,應用本發明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將模塊化排插的插座、插頭和電源線進行功能模塊化,使其均可根據要求單獨設計、加工、生產、運輸、銷售、購買、更換或維修等,節約了生產成本,包裝成本,運輸成本,以及使用成本。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貴派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湖南貴派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2206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