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稀土摻雜聚丙烯塑料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421428.3 | 申請日: | 2017-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475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學躍 | 申請(專利權)人: | 桐城市祥泰塑業(y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3/12 | 分類號: | C08L23/12;C08K13/06;C08K9/04;C08K3/30;C08K5/098;C08K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chuàng)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 地址: | 2314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稀土 摻雜 聚丙烯 塑料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稀土摻雜聚丙烯塑料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的:低密度聚丙烯110?130、檸檬酸鑭0.1?0.2、檸檬酸鈰0.1?0.2、二甲基乙醇胺1?2、季戊四醇3?4、檸檬酸三丁酯4?5、硬脂酸鋁1?2、苯駢三氮唑0.7?1、氯化亞砜10?14、乙二胺2?3、烴基丁二酸1?2、沉淀硫酸鋇10?17、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1?2。本發(fā)明將稀土溶液與改性的硫酸鋇共混,再與丁二酸共混,通過胺與酸的反應,實現了填料在聚合物間的良好相容性,從而提高了成品的力學穩(wěn)定性強度,本發(fā)明的材料耐候性好,力學強度高,綜合性能優(yōu)越。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稀土摻雜聚丙烯塑料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聚丙烯是一種半結晶的熱塑性塑料。具有較高的耐沖擊性,機械性質強韌,抗多種有機溶劑和酸堿腐蝕。在工業(yè)界有廣泛的應用,是平常常見的高分子材料之一;
聚丙烯的化學穩(wěn)定性很好,除能被濃硫酸、濃硝酸侵蝕外,對其它各種化學試劑都比較穩(wěn)定,但低分子量的脂肪烴、芳香烴和氯化烴等能使聚丙烯軟化和溶脹,同時它的化學穩(wěn)定性隨結晶度的增加還有所提高,所以聚丙烯適合制作各種化工管道和配件,防腐蝕效果良好;
它有較高的介電系數,且隨溫度的上升,可以用來制作受熱的電器絕緣制品。它的擊穿電壓也很高,適合用作電器配件等??闺妷?、耐電弧性好,但靜電度高,與銅接觸易老化;
無毒、無味,密度小,強度、剛度、硬度耐熱性均優(yōu)于低壓聚乙烯,可在100℃左右使用。具有良好的介電性能和高頻絕緣性且不受濕度影響,但低溫時變脆,不耐磨、易老化。適于制作一般機械零件、耐腐蝕零件和絕緣零件。常見的酸、堿等有機溶劑對它幾乎不起作用,可用于食具;
但是傳統(tǒng)聚丙烯的耐磨性差,經過長時間的摩擦容易造成損毀,而為了提高聚丙烯的耐磨性能,往往在其中加入無機潤滑劑,比如石墨粉等,這些無機潤滑劑與聚丙烯的相容性差,容易降低成品聚丙烯的穩(wěn)定性。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稀土摻雜聚丙烯塑料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稀土摻雜聚丙烯塑料材料,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的:
低密度聚丙烯110-130、檸檬酸鑭0.1-0.2、檸檬酸鈰0.1-0.2、二甲基乙醇胺1-2、季戊四醇3-4、檸檬酸三丁酯4-5、硬脂酸鋁1-2、苯駢三氮唑0.7-1、氯化亞砜10-14、乙二胺2-3、烴基丁二酸1-2、沉淀硫酸鋇10-17、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1-2。
一種稀土摻雜聚丙烯塑料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蘇打,加入到其重量10-15倍的去離子水中,攪拌均勻;
(2)取檸檬酸鑭、檸檬酸鈰混合,加入到混合料重量20-30倍的去離子水中,攪拌均勻,加入乙二胺,升高溫度為65-70℃,保溫攪拌10-15分鐘,滴加上述蘇打水溶液,繼續(xù)攪拌1-2小時,得胺化稀土溶液;
(3)取苯駢三氮唑,加入到其重量4-7倍的無水乙醇中,攪拌均勻,加入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超聲5-10分鐘,得氧化胺溶液;
(4)取沉淀硫酸鋇、硬脂酸鋁混合,在70-75℃下保溫攪拌20-30分鐘,加入到上述氧化胺溶液中,攪拌均勻,得有機硫酸鋇溶液;
(5)取上述胺化稀土溶液、有機硫酸鋇溶液混合,升高溫度為60-65℃,保溫攪拌1-2小時,過濾,將沉淀水洗,真空干燥,得稀土復合有機填料;
(6)取上述稀土復合有機填料,加入到氯化亞砜中,攪拌1-2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桐城市祥泰塑業(yè)有限公司,未經桐城市祥泰塑業(y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2142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