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藥材加工用臥式中藥材浸潤罐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20146.1 | 申請日: | 2017-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569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2 |
| 發明(設計)人: | 謝小堅;梁榮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市得高行知識產權中心(有限合伙) |
| 主分類號: | A61J3/00 | 分類號: | A61J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仁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覃紅麗 |
| 地址: | 528415 廣東省中山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藥材 工用 臥式 浸潤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中藥材加工用臥式中藥材浸潤罐,包括罐體,所述罐體頂部的中部固定連接有頂箱,所述罐體內壁的左側固定連接有第一滾筒,所述罐體內壁的右側固定連接有第二滾筒,所述第一滾筒和第二滾筒大小和形狀一致,所述第一滾筒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第一水管,且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的大小和形狀一致,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上均開設有噴水口,所述第一滾筒和第二滾筒內壁的一側均轉動連接有轉動棍,本發明涉及中藥材浸潤罐技術領域。該中藥材加工用臥式中藥材浸潤罐,能夠有效的進行淋水以及浸潤,同時能夠實現循環浸潤,減少了時間的浪費,極大的提升了中藥的浸潤效果,保證了藥材的藥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材浸潤罐技術領域,特別是中藥材加工用臥式中藥材浸潤罐。
背景技術
藥材即可供制藥的原材料,在中國尤指是中藥材,即未經加工或未制成成品的中藥原料。中藥是中國傳統的藥材,中國藥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既包含數千年中藥文明又融合近現代西藥文明所創造的中西藥并舉、獨具特色的文化現象,是中國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藥材指在漢族傳統醫術指導下應用的原生藥材,用于治療疾病。一般傳統中藥材講究地道藥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條件、生態環境的地域內所產的藥材,因生產較為集中,栽培技術、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講究,以致較同種藥材在其他地區所產者品質佳、療效好,大多數中藥制劑是復方,中藥復方的臨床療效通常體現在復方配伍的綜合作用上,其處方的組成幾味至幾十味藥不等,成分復雜。浸取就是要盡量提出發揮藥效的成分,并盡量避免浸出過多的無效甚至有害的物質,但隨著中藥科學的發展,“無效”和“有效”的界限并非一成不變,在不同的方劑中可能會發生變化。某些過去認為是無效的成分,卻發現它有生物活性,應根據不同組方的成分變化,確定浸取過程中的最佳提取工藝,由于歷史文化、地理環境和社會發展水平不同等多種原因,各地區的中藥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和應用范圍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形成了具有不同內涵、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三個部分,即中藥材、民間藥和民族藥。對于這些寶貴資源的開發與有效利用,己有悠久的歷史,也是中國醫藥學發展的物質基礎。幾千年來,以之作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對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中藥的使用十分廣泛,對人類的健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中藥材一般需要進行加工才能制成藥材,加工的時候需要對中藥材進行浸潤,但是現有的中藥材在進行浸潤的時候只是單一的進行加水,加水過多過少都會對浸潤的過程產生影響,導致藥材藥性流失,不僅費時費力,同時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中藥材加工用臥式中藥材浸潤罐。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中藥材加工用臥式中藥材浸潤罐,包括罐體,所述罐體頂部的中部固定連接有頂箱,所述罐體內壁的左側固定連接有第一滾筒,所述罐體內壁的右側固定連接有第二滾筒,所述第一滾筒和第二滾筒大小和形狀一致,所述第一滾筒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二滾筒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第二水管,且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的大小和形狀一致,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上均開設有噴水口,所述第一滾筒和第二滾筒內壁的一側均轉動連接有轉動棍,所述轉動棍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轉動箱,所述轉動箱的四周均設置有濾網,所述第一水管的一側連通與有第一底管。
優選的,所述第一底管的一端貫穿第一滾筒且延伸至第一滾筒的外部,所述第一底管延伸至第一滾筒外部的一端連通有第二底管。
優選的,所述第二底管遠離第一底管的一端貫穿第二滾筒且延伸至第二滾筒的內部,所述第二底管延伸至第二滾筒內部的一端與第二水管連通。
優選的,所述第一水管一側的頂部連通有第一頂管,所述第一頂管的一端貫穿第一滾筒且延伸至第一滾筒的外部,所述第一頂管延伸至第一滾筒外部的一端連通有第二頂管。
優選的,所述第二頂管遠離第一頂管的一端貫穿第二滾筒且延伸至第二滾筒的內部,所述第二頂管延伸至第二滾筒內部的一端與第二水管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市得高行知識產權中心(有限合伙),未經中山市得高行知識產權中心(有限合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2014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