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層古流體鹽度演化史的研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418008.X | 申請日: | 2017-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664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景東;蔣有錄;劉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 主分類號: | G01N21/84 | 分類號: | G01N21/84 |
| 代理公司: | 青島清泰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高洋 |
| 地址: | 266580 山東省青島市經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層 流體 鹽度 演化 研究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地層古流體鹽度演化史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判斷地層巖石膠結物次序,篩選發育多期膠結物且富存流體包裹體的樣品;S2、選擇不同次序流體包裹體,進行均一溫度和鹽度測試,獲得多個均一溫度和鹽度數據;S3、結合埋藏史,確定地溫演化與地質時間的對應關系,根據獲得的多個流體包裹體的均一溫度和鹽度數據畫出鹽度隨地質時間變化的趨勢線,從而獲得古流體鹽度演化史。建立了一種操作簡單的,能夠建立連續的古流體鹽度演化史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以溫度與地質時間為雙橫坐標、鹽度為縱坐標的關系圖版,用于刻畫古流體鹽度演化史。
技術領域
本發明創造涉及油氣地質勘探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地層古流體鹽度演化史的研究方法。
背景技術
含油氣盆地中,地層古流體往往控制著構造活動及儲層成巖作用,在儲層形成演化及油氣成藏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關于地層古流體特征的研究主要采用包裹體、元素、同位素等分析手段,其中包裹體均一溫度、鹽度特征是古流體研究中的重點,對于反映地層古流體環境及分析古溫度、古壓力具有重要意義。在古流體鹽度演化史表征方面,以往研究是首先對多個包裹體進行測溫、測鹽,然后根據包裹體均一溫度,結合埋藏史來分析每個包裹體的形成地質時間,進而統計不同地質時間對應的古流體鹽度分布,獲得不同地質演化階段的古流體鹽度變化范圍。該研究方法很難建立起一個連續的古流體鹽度演化歷史,而且需要結合埋藏史分別獲得每個包裹體的形成時間,操作起來較為繁瑣,需要投入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實現。
因此,一種操作簡單,能夠建立連續的古流體鹽度演化史的方法是本領域技術人員迫切需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操作簡單,能夠建立連續的古流體鹽度演化史的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地層古流體鹽度演化史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判斷地層巖石膠結物次序,篩選發育多期膠結物且富存流體包裹體的樣品;
S2、選擇不同次序流體包裹體,進行均一溫度和鹽度測試,獲得多個均一溫度和鹽度數據;
S3、結合埋藏史,確定地溫演化與地質時間的對應關系,根據獲得的多個流體包裹體的均一溫度和鹽度數據畫出鹽度隨地質時間變化的趨勢線,從而獲得古流體鹽度演化史。
優選的是,所述步驟S1進一步包括:
S11、開展巖石薄片的鏡下觀察,分析地層巖石中的膠結物特征以及在孔隙中的分布位置;
S12、判斷不同膠結物的發育次序;
S13、篩選在同一視域下存在多期膠結物且膠結物中富存流體包裹體的樣品。
優選的是,所述步驟S11進一步包括:
S111、制作鑄體薄片和包裹體薄片;
S112、使用顯微鏡觀察巖石孔隙中膠結物及膠結物中流體包裹體的發育特征以及分布位置;
S113、記錄下視域內的具體位置。
優選的是,所述步驟S2進一步包括:
S21、根據發育次序,從篩選的樣品中選擇不同次序膠結物中的流體包裹體;
S22、對選擇的流體包裹體分別進行均一溫度和鹽度測試,以獲得多個流體包裹體的均一溫度和鹽度數據。
優選的是,所述步驟S22進一步包括:在自動冷熱臺上進行流體包裹體的均一溫度和鹽度測試。
優選的是,所述步驟S3進一步包括:
S31、根據研究區目的層的埋藏史分析結果,計算出各關鍵地質時間點的地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未經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1800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小型植株三維表型性狀自動提取裝置
- 下一篇:基于模板的紡織品瑕疵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