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線傳感器管理方法、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415008.4 | 申請日: | 2017-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490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4 |
| 發明(設計)人: | 金勇;劉維榮;李小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52/02 | 分類號: | H04W52/02;H04W84/18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熊永強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 傳感器 管理 方法 裝置 系統 | ||
本申請公開了無線傳感器管理方法、裝置及通信系統,通信系統包括站點管理單元、管理節點和無線傳感器;無線傳感器在喚醒狀態時向管理節點發送連接請求;管理節點查詢其本地是否預先緩存有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為在無線傳感器處于休眠狀態時管理節點接收的站點管理單元的消息;管理節點根據查詢的結果向無線傳感器發送響應;在所述查詢的結果為本地預先緩存有第一消息時,響應攜帶有所述第一消息;在查詢的結果為本地未預先緩存有第一消息時,響應指示管理節點未緩存有第一消息,無線傳感器在接收響應后從喚醒狀態迅速轉入休眠狀態。實施本發明實施例可延長無線傳感器電池壽命,滿足無線傳感器規模應用于接入側站點的需要。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無線傳感器管理方法、相關設備及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在通信領域接入側站點場景下,通常廣泛采用分布在現場中的傳感器來采集環境數據,例如采集環境溫濕度、檢測空氣質量、檢測火災、檢測油量、防盜檢測、控制燈光等等,然后根據事先規定的協議,將環境數據發送至站點管理單元(Site ManagementUnit,SMU),站點管理單元的控制指令也會經由網關節點下發至各個傳感器。由于接入側站點一般無人值守,為了讓傳感器長期保持正常工作,通常站點管理單元與傳感器采用通信線纜連接,且均采用供電線纜進行供電,因此在部署接入側站點時往往需要挖溝埋管布線,施工成本高,操作難度大,這制約了傳感器在接入側站點的應用。
為了避免布線,可考慮采用無線傳感器,無線傳感器通常采用自身電池進行供電。考慮到電池容量有限,無線傳感器普遍采用低功耗的通信機制來降低能量消耗,然而即便如此,實際應用時,無線傳感器的電池用使用壽命一般只能維持1-2年甚至更低,電池耗盡時還是需要安排人力到站點定期更換電池。這與接入側站點長期無人化值守的初衷相違背,無法滿足接入側站點中傳感器至少正常工作5年以上的要求,導致無線傳感器無法規模應用于接入側站點。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無線傳感器管理方法、裝置及系統,以期降低無線傳感器功耗,延長無線傳感器電池壽命,滿足通信領域接入側站點應用場景下無線傳感器5年以上電池更換周期的要求,解決無線傳感器無法規模應用于接入側站點的問題,以大幅提升接入側站點部署效率,降低部署成本。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通信系統,應用于接入側站點,所述接入側站點為無線接入網站點(例如基站)或者有線接入網站點所述通信系統包括站點管理單元、管理節點和無線傳感器;其中,站點管理單元和管理節點可以分開獨立部署,也可以部署在在一起。其中:無線傳感器采用“休眠-喚醒”的工作模式,所述無線傳感器用于,在結束休眠狀態、進入喚醒狀態時向所述管理節點發送連接請求;所述管理節點用于,根據所述連接請求,查詢其本地是否預先緩存有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為在所述無線傳感器處于休眠狀態時,所述管理節點接收的來自于所述站點管理單元的消息,用以在所述站點管理單元和所述無線傳感器之間通信;所述管理節點還用于,根據所述查詢的結果,向所述無線傳感器發送響應;其中,在所述查詢的結果為其本地預先緩存有第一消息的情況下,所述響應用于攜帶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查詢的結果為其本地未預先緩存有第一消息的情況下,所述響應用于指示所述管理節點未緩存有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無線傳感器還用于,在接收所述響應后,從所述喚醒狀態轉入所述休眠狀態。
可以看到,本發明實施例中采用管理節點提供無線傳感器與站點管理單元之間的消息代理功能。若管理節點預先緩存有站點管理單元的第一消息,如果無線傳感節點喚醒后需要與站點管理單元進行信息交互,只需和管理節點進行快速的信息交互,而不用直接與站點管理單元進行信息交互;如果站點管理單元與無線傳感器之間若無需進行信息交互,那在這些時間段中,無線傳感器均能實現快速休眠。從而極大縮短了通信鏈路,降低通信花銷,進而可以縮短無線傳感器的喚醒狀態的時長,降低無線傳感器的功耗,大幅延長無線傳感節點電池更換周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1500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環境數據采集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基于云無線接入網絡的調度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