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判斷乘客進出站的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408080.4 | 申請日: | 2017-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058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程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01 | 分類號: | G08G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雙 |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區新***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判斷 乘客 進出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判斷乘客進出站的方法及裝置。所述方法包括:檢測攜帶移動終端的乘客是否位于站臺的進站區域/出站區域,若是,則確定所述攜帶移動終端的乘客進站/出站。上述方法中,乘客進站/出站的確認由移動終端執行,從而減少了閘機的工作任務,降低了閘機的配置成本。同時,由于無需使用公共交通車票與閘機進行交互操作,因此省去了乘客對公共交通車票的攜帶、刷取、充值等操作,方便乘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交通票務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判斷乘客進出站的方法,以及一種判斷乘客進出站的裝置。
背景技術
部分公共交通站臺內設置有自動檢票機,如地鐵站臺內設置有用于自動檢票的閘機,自動檢票機上安裝有讀寫器,通過讀寫器與公共交通車票之間的讀寫操作等交互,完成乘客進出站和交通費用支付。
目前,乘客使用公共交通車票如IC卡乘坐地鐵的過程包括:乘客進站時,將IC卡放置在進站閘機的讀卡區域,進站閘機確定乘客進站并打開,同時向IC卡寫入進站站臺;乘客出站時,將IC卡放置在出站閘機的讀卡區域,出站閘機確認乘客出站并打開,同時確認出站站臺以及從IC卡讀取進站站臺和車票賬戶金額等信息,根據進站站臺和出站站臺確定本次乘車使用金額,并從車票賬戶金額中扣除本次乘車使用金額,將剩余車票賬戶金額寫入IC卡內并對原始車票賬戶金額進行替換,從而完成IC卡的車票賬戶金額的更新。閘機可以定期匯總刷取的車票總金額并上傳至交通服務器。
在上述實現方式中,不僅需要特別定制的IC卡、功能強大的閘機,其交互方式也比較復雜。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提出了本發明以便提供一種克服上述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的判斷乘客進出站的方法,以及判斷乘客進出站的裝置。
依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判斷乘客進出站的方法,包括:檢測攜帶移動終端的乘客是否位于站臺的進站區域/出站區域;若是,則確定所述攜帶移動終端的乘客進站/出站。
可選地,所述檢測攜帶移動終端的乘客是否位于站臺的進站區域/出站區域包括:生成提供給閘機的進站信息編碼/出站信息編碼;檢測在所述閘機刷取所述進站信息編碼/出站信息編碼的預定時間段內是否接收到所述閘機反饋的進站確認信息/出站確認信息。
可選地,所述檢測攜帶移動終端的乘客是否位于站臺的進站區域/出站區域包括:檢測是否接收到所述站臺的廣播信號。
可選地,所述檢測攜帶移動終端的乘客是否位于站臺的進站區域/出站區域還包括:在檢測接收到所述站臺的廣播信號后,生成進站提示信息/出站提示信息;檢測是否接收到針對所述進站提示信息/出站提示信息提交的確認指示。
可選地,所述檢測攜帶移動終端的乘客是否位于站臺的進站區域/出站區域包括:檢測所述移動終端所處的地理位置;判斷所述地理位置是否處于所述站臺的進站區域/出站區域。
可選地,所述站臺的進站區域/出站區域為特征識別空間,所述檢測攜帶移動終端的乘客是否位于站臺的進站區域/出站區域包括:通過環境圖像識別、地理位置識別、特定目標檢測中至少一種方式確定所述移動終端是否位于站臺的所述特征識別空間。
可選地,所述檢測攜帶移動終端的乘客是否位于站臺的進站區域/出站區域包括:檢測所述移動終端是否刷取所述站臺的進站信息編碼/出站信息編碼。
可選地,所述檢測攜帶移動終端的乘客是否位于站臺的進站區域/出站區域包括:檢測是否接收到所述移動終端提交的進入所述站臺的進站區域/出站區域的指示信息。
可選地,在確定所述攜帶移動終端的乘客進站/出站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向站臺的閘機發送開啟指示。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獲取進站/出站的站臺標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0808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改進型監控設備
- 下一篇: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高速公路交通流預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