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處理谷氨酸發酵廢水的生物制劑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06107.6 | 申請日: | 2017-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783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9 |
| 發明(設計)人: | 梅錦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市小欖企業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4 | 分類號: | C02F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仁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張換君 |
| 地址: | 528415 廣東省中山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谷氨酸發酵廢水 生物制劑 生物菌體 生物處理效率 生物制劑技術 加速微生物 假絲酵母菌 生長促進劑 蘇云金桿菌 活性炭 節能能源 優勢菌群 殼聚糖 可回收 絮凝劑 重量份 霉菌 混配 降解 菌種 水解 石灰 污染物 水資源 配置 污染 | ||
本發明公開了生物制劑技術領域的一種處理谷氨酸發酵廢水的生物制劑,該生物制劑由生物菌體和載體按照0.8:1的比例混配而成;所述生物菌體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假絲酵母菌20~30份、白底霉菌5~7份、蘇云金桿菌10~13份、水解菌4~6份、生長促進劑1~3份、絮凝劑2~4份;所述載體為生石灰或殼聚糖或活性炭,本發明可解決谷氨酸發酵廢水的污染,且可回收利用水資源,節能能源,同時本發明將各種能形成優勢菌群的菌種,配置成高效的生物制劑,按一定量投入到谷氨酸發酵廢水中,能夠加速微生物對污染物的降解,提高生物處理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處理谷氨酸發酵廢水的生物制劑,具體為生物制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已經成為味精生產和消費的大國,但是味精在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廢水量大,味精發酵液等電提取谷氨酸后排放的母液菌體含量高、硫酸根含量高,是一種治理難度很大的工業廢水。由于不能有效的治理味精生產所形成的廢水,不少味精廠別列為全國重點污染源企業,味精生產廢水的處理已經成為味精產業發展的重大技術難題。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處理谷氨酸發酵廢水的生物制劑投入使用,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處理谷氨酸發酵廢水的生物制劑,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處理谷氨酸發酵廢水的生物制劑,該生物制劑由生物菌體和載體按照0.8:1的比例混配而成;
所述生物菌體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假絲酵母菌20~30份、白底霉菌5~7份、蘇云金桿菌10~13份、水解菌4~6份、生長促進劑1~3份、絮凝劑2~4份;
所述載體為生石灰或殼聚糖或活性炭。
優選的,該生物制劑由生物菌體和載體按照0.8:1的比例混配而成;
所述生物菌體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假絲酵母菌20份、白底霉菌5份、蘇云金桿菌10份、水解菌4份、生長促進劑1份、絮凝劑2份;
所述載體為生石灰。
優選的,該生物制劑由生物菌體和載體按照0.8:1的比例混配而成;
所述生物菌體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假絲酵母菌30份、白底霉菌7份、蘇云金桿菌13份、水解菌6份、生長促進劑3份、絮凝劑4份;
所述載體為活性炭。
優選的,該生物制劑由生物菌體和載體按照0.8:1的比例混配而成;
所述生物菌體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假絲酵母菌20~30份、白底霉菌5份、蘇云金桿菌12份、水解菌5份、生長促進劑2份、絮凝劑3份;
所述載體為殼聚糖。
優選的,所述生長促進劑利用溜曲霉菌株為出發菌株,通過篩選種可重新利用的廢棄生物質作為載體制成。
優選的,所述絮凝劑為微生物絮凝劑,通過加入有機碳源對絮凝劑產生菌進行培養,菌體在生長過程中產生絮凝劑,其絮凝活性在96%以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可解決谷氨酸發酵廢水的污染,且可回收利用水資源,節能能源,同時本發明將各種能形成優勢菌群的菌種,配置成高效的生物制劑,按一定量投入到谷氨酸發酵廢水中,能夠加速微生物對污染物的降解,提高生物處理效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市小欖企業服務有限公司,未經中山市小欖企業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0610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