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變速器二維機械式動力換擋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99398.0 | 申請日: | 2017-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196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燦昌;孔維旭;劉聰;劉斌;楊學東;劉奎龍;萬磊;劉文曉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H63/32 | 分類號: | F16H63/32;F16H61/32;F16H63/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086 山東省淄博***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械式動力 換擋裝置 撥叉軸 擋位 二維 汽車變速箱 變速器 換擋操作 控制電機 軸向推進 車輛自動控制 橫向推進裝置 螺桿驅動結構 汽車變速器 驅動 操縱系統 橫向轉動 換擋機構 控制裝置 螺桿驅動 螺桿旋轉 振動產生 軸向運動 裝置驅動 自鎖功能 軸向力 倒擋 減小 降擋 升擋 工作量 駕駛 應用 改進 | ||
1.一種汽車變速箱二維機械式動力換擋裝置,包括軸向推進裝置和橫向轉動控制裝置兩部分;軸向推進裝置由軸向驅動電機(1)、軸向聯軸器(17)、軸向螺桿(16)、軸向凹形滑塊(3)、軸向滑槽(4)、軸向推桿(5)、軸向連桿(6)、軸向擋板(15)、撥叉軸(7)和安裝底板(2)等部件組成;軸向驅動電機(1)固定于安裝底板(2),軸向驅動電機(1)右端輸出軸通過聯軸器與軸向螺桿(16)連接,軸向螺桿(16)與軸向凹形滑塊(3)通過螺紋連接,軸向凹形滑塊(3)安裝于軸向滑槽(4)內,軸向凹形滑塊(3)右端固結軸向推桿(5),軸向推桿(5)右端與軸向連桿(6)左端通過球鉸鏈連接,軸向連桿(6)右端與撥叉軸(7)左端固結;軸向驅動電機(1)轉動時,通過軸向聯軸器(17)帶動軸向螺桿(16)轉動,軸向螺桿(16)通過軸向凹形滑塊(3)左端螺紋孔,推動軸向凹形滑塊(3)在軸向滑槽(4)產生軸向運動,軸向凹形滑塊(3)推動軸向推桿(5)產生軸向運動,軸向推桿(5)推動軸向連桿(6)產生軸向運動,軸向連桿(6)推動撥叉軸(7)產生軸向運動;
橫向推進裝置由橫向驅動電機(11)、橫向聯軸器(12)、橫向螺桿(13)、橫向凹形滑塊(9)、橫向滑槽(10)、橫向擋板(14)、橫向推桿(8)、橫向搖桿(18)和安裝底板(2)等部件組成;橫向驅動電機(11)固定于安裝底板(2),橫向驅動電機(11)右端輸出軸通過聯軸器與橫向螺桿(13)連接,橫向螺桿(13)與橫向凹形滑塊(9)通過螺紋連接,橫向凹形滑塊(9)安裝于橫向滑槽(10)內,橫向凹形滑塊(9)右端固結橫向推桿(8),橫向推桿(8)右端與橫向搖桿(18)上端鉸接,橫向搖桿(18)下端有一凹槽,軸向連桿(6)沿桿的方向有一板型凸起,軸向連桿(6)板型凸起安裝于橫向搖桿(18)凹槽,兩者活動連接;橫向驅動電機(11)轉動時,通過橫向聯軸器(12)帶動橫向螺桿(13)轉動,橫向螺桿(13)通過橫向凹形滑塊(9)左端螺紋孔,推動橫向凹形滑塊(9)在橫向滑槽(10)的產生橫向運動,橫向凹形滑塊(9)推動橫向推桿(8)產生橫向運動,橫向推桿(8)推動橫向搖桿(18)產生轉動,橫向搖桿(18)帶動軸向連桿(6)產生轉動,軸向連桿(6)帶動撥叉軸(7)產生轉動;
在車輛進行換擋動作時,擋位初始位置為3,4擋中央空擋;一擋換擋驅動,橫向驅動電機(11)首先反向轉動2.5圈,橫向搖桿長度為50mm,通過橫向傳動結構使得撥叉軸(7)產生36度轉角的轉動,撥叉軸(7)進入1擋位和2擋位中間位置;軸向驅動電機(1)隨后正向轉動2.5圈,通過軸向傳動結構使得撥叉軸(7)產生1厘米的后向運動,掛一擋擋位;
二擋換擋驅動,軸向驅動電機(1)隨后反向轉動7.5圈,通過軸向傳動結構使得撥叉軸(7)產生3厘米的前向運動,掛二擋擋位;
三擋換擋驅動,軸向驅動電機(1)隨后正向轉動7.5圈,通過軸向傳動結構使得撥叉軸(7)產生3厘米的向后運動,撥叉軸(7)進入1擋位和2擋位中間位置;橫向驅動電機(11)首先正向轉動2.5圈,通過橫向傳動結構使得撥叉軸(7)產生36度轉角的轉動,撥叉軸(7)進入3擋位和4擋位中間位置;軸向驅動電機(1)隨后正向轉動2.5圈,通過軸向傳動結構使得撥叉軸(7)產生1厘米的后向運動,掛三擋擋位;
四擋換擋驅動,軸向驅動電機(1)隨后反向轉動7圈,通過軸向傳動結構使得撥叉軸(7)產生2.8厘米的前向運動,掛四擋擋位;
五擋換擋驅動,軸向驅動電機(1)隨后反向轉動7圈,通過軸向傳動結構使得撥叉軸(7)產生2.8厘米的后向運動,撥叉軸(7)進入3擋位和4擋位中間位置;橫向驅動電機(11)首先正向轉動2.5圈,通過橫向傳動結構使得撥叉軸(7)產生36度轉角的轉動,撥叉軸(7)進入5擋位和倒擋位中間位置;軸向驅動電機(1)隨后正向轉動6圈,通過軸向傳動結構使得撥叉軸(7)產生2.4厘米的后向運動,掛五擋擋位;
倒擋換擋驅動,軸向驅動電機(1)隨后反向轉動10圈,通過軸向傳動結構使得撥叉軸(7)產生4厘米的前向運動,掛倒擋擋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理工大學,未經山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9939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