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護理計劃的管理方法、裝置、介質及電子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93640.3 | 申請日: | 2017-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538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8 |
| 發明(設計)人: | 譚紅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6H40/20 | 分類號: | G16H40/20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章侃銥 |
| 地址: | 10003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護理 計劃 管理 方法 裝置 介質 電子設備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護理計劃的管理方法、裝置、介質及電子設備,該護理計劃的管理方法包括:獲取與用戶健康相關的數據;基于所述數據確定是否滿足已有的護理計劃的啟動條件;若確定滿足了已有的目標護理計劃的啟動條件,則啟動所述目標護理計劃,并根據所述目標護理計劃生成護理任務,以使護理人員執行所述護理任務。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能夠及時觸發護理計劃的執行,并且無需依賴于護理人員的經驗來實時制定護理計劃,有效提高了護理服務的執行效率和服務質量,有利于提升護理對象的滿意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護理計劃的管理方法、裝置、介質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護理是診斷和處理人類對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的反應,如何在護理問題(如跌倒、壓瘡等)發生的高風險階段及時識別風險并正確制定適合的護理計劃進行預防處理;或者在護理問題發生的早期及時發現問題并制定適合的護理計劃,以消除或減少護理問題給護理對象(如患者或養老社區居民等)帶來的影響,是維持或促進護理對象健康、提高護理質量的關鍵環節。
目前通常是由護理服務人員通過觀察、定期評估或者護理對象自我陳述來確定護理對象是否發生護理問題,若出現護理問題再由護理主管人員根據經驗制定護理計劃,然后下發給護理服務人員進行執行。這種方式導致不能及時發現護理問題,并且造成護理計劃的執行時間滯后,同時護理計劃是否有效依賴于護理主管的護理水平的高低,導致護理服務質量受到較大的限制。
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術部分公開的信息僅用于加強對本發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構成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現有技術的信息。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護理計劃的管理方法、裝置、介質及電子設備,進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護理計劃受限于護理主管人員的護理水平、以及護理計劃執行滯后的問題。
本發明的其他特性和優點將通過下面的詳細描述變得顯然,或部分地通過本發明的實踐而習得。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護理計劃的管理方法,包括:獲取與用戶健康相關的數據;基于所述數據確定是否滿足已有的護理計劃的啟動條件;若確定滿足了已有的目標護理計劃的啟動條件,則啟動所述目標護理計劃,并根據所述目標護理計劃生成護理任務,以使護理人員執行所述護理任務。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的護理計劃的管理方法還包括:獲取已有的各個護理計劃被多次執行時的執行過程和執行結果;根據所述各個護理計劃被多次執行時的執行過程和執行結果,對所述各個護理計劃的護理內容進行調整。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根據所述各個護理計劃被多次執行時的執行過程和執行結果,對所述各個護理計劃的護理內容進行調整,包括:根據所述各個護理計劃被多次執行時的執行過程和執行結果,確定對所述各個護理計劃的護理內容的調整策略;
基于所述調整策略,自動對所述各個護理計劃的護理內容進行調整;或輸出所述調整策略,并在接收到對所述調整策略的確認指令時,基于所述調整策略調整所述各個護理計劃的護理內容。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根據所述各個護理計劃被多次執行時的執行過程和執行結果,對所述各個護理計劃的護理內容進行調整,包括:
若任一護理計劃中的任一護理目標和/或任一護理項的實際使用率低于第一預定值,則從所述任一護理計劃中刪除所述任一護理目標和/或任一護理項;和/或
若任一護理計劃在執行過程中新增了護理目標和/或護理項,且新增的護理目標和/或護理項的實際使用率高于第二預定值,則將所述新增的護理目標和/或護理項添加至所述任一護理計劃中;和/或
若任一護理計劃中的可選護理項的實際使用率高于第三預定值,則將所述可選護理項修改為必選護理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9364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