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處理城市雨水徑流的半飽和垂直流人工濕地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89200.0 | 申請日: | 2017-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795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陳要平;胡智勇;金永喆;高躍明;趙瑞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20;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200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處理 城市 雨水 徑流 半飽 垂直 人工 濕地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污染處理領域,適用于城市雨水徑流污染的處理。
背景技術
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使土地原有的自然地貌景觀被硬質鋪裝的鋼筋混凝土所取代,不透水地面(路面、停車場、建筑物等)的激增改變了土地的自然水文循環過程,使得城市水循環系統和生態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引發城市雨澇災害和面源污染。城市化后,人類活動產生和排放的污染物明顯增多,污染物的種類愈發復雜多樣。城市地表不透水下墊面在晴天累積的污染物質(泥沙顆粒物、氮磷營養元素、重金屬、有機污染物等),在降雨及地表徑流的沖刷、輸送作用下便形成了城市地表徑流面源污染,隨著徑流的傳輸進入雨水排水管道,使受納水體水質惡化。國內外的研究證明,城市地表徑流已成為僅次于農業徑流的第二大水體面污染源,也是除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之外的第二大城市水環境污染源。
基于低影響開發的理念,設計了一種生態型的城市雨水徑流管理系統,其結構為“前處理池+垂直潛流濕地床”。依據城市雨水徑流污染負荷前高后低的特點,該系統在恒定負荷和沖擊負荷兩種模式下運行。前處理池自動收集高污染的初期雨水,沉淀去除顆粒態污染物后通過恒定流速泵抽入濕地床進行深度處理。低污染的中后期雨水,直接流入濕地床,即時過濾凈化。垂直潛流濕地床系統使用有機固相碳源配合浮石作為濕地基質,為反硝化作用提供電子供體,強化濕地脫氮能力。
本發明同時也為雨水徑流提供了存儲空間,消減徑流排放總量和徑流峰值,推遲徑流峰現時間,從而緩解城市雨澇災害,推動雨水徑流污染處理技術的革新。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采用碳源基質和聯立的非飽和帶-飽和帶設計,促進濕地的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解決傳統雨水徑流濕地脫氮效率差的問題;打破傳統濕地“即來即走”式的雨水徑流處理方式,分開處理前后期雨水徑流,深度凈化初期雨水徑流;儲存部分雨水,降低暴雨洪峰流量、推遲峰現時間,緩解城市雨澇問題。降低占地面積,可廣泛應用于單體建筑、住宅小區、交通道路、停車場等,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發明介紹:本發明主要基于低影響開發的理念設計。主要包括1.雨水入口;2.溢流堰板;3.前處理池入口;4.球閥;5.多孔球閥室;6.抽水泵;7.水泵支護;8.沉積物收集斜板;9.沉積物出口;10.出水管;11.齒形布水管;12.多孔集水管;13、水樣采集孔;14.出水管;15.溢流管。所述1-8為處理前池,主要用于收集、儲存初期雨水徑流,并通過沉淀作用去除雨水徑流中的大顆粒物質。多孔球閥室(3)內球閥(5)隨池內水位漲落,控制雨水入口開閉,從而完成初期雨水收集。抽水泵(6)用于輸送充分沉淀后的初期雨水進入濕地床,沉積物收集斜板(8)用于收集大顆粒沉淀物質及泥沙經沉積物出口(9)排出。所述11-15為垂直潛流濕地床,后期雨水及經前處理池沉淀過的初期雨水會經過齒形布水管(11)均勻流入濕地床內,濕地床上部種植植物,濕地床內由上至下分層填充小鵝卵石、木片、浮石、大鵝卵石,雨水由上至下流動,經水壓作用經多孔集水管(12)壓出出水管(14),出水管離地面高度適當,用于保證地表植被能正常生長。水樣采集孔(13)用于水樣采集以及排凈濕地床的雨水。
有益的效果:初期雨水自動收集,沉淀后雨水引流智能化控制。系統使用有機固相碳源配合浮石作為濕地基質,為反硝化作用提供電子供體,強化濕地脫氮能力。前處理池和高孔隙率的濕地基質材料,為雨水徑流提供了存儲空間,消減徑流排放總量和徑流峰值,推遲徑流峰現時間,從而緩解城市雨澇災害。濕地基質選擇木質有機物和輕質浮石,降低濕地建造成本和底部承壓,并對雨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質、重金屬、氮和磷等具有理想的去除效果,同時降低裝置占地面積。沉淀后的初期雨水徑流,在干期(前后兩次降雨間隔期)以恒定流泵入濕地床處理,增加水力停留時間,提升對雨水的處理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半飽和垂直流雨水徑流濕地流程簡圖及主視圖。
圖2為半飽和垂直流雨水徑流濕地流程俯視圖。
圖3為半飽和垂直流雨水徑流濕地流程左視圖。
圖中附圖標記的含義:1.雨水入口;2.溢流堰板;3.前處理池入口;4.球閥;5.多孔球閥室;6.抽水泵;7.水泵支護;8.沉積物收集斜板;9.沉積物出口;10.出水管;11.齒形布水管;12.多孔集水管;13、水樣采集孔;14.出水管;15.溢流管。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專利主要實施步驟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理工大學,未經安徽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892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河道排水口的原位處理系統
- 下一篇:一種河道污染終端控制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