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軌道交通應急預案評估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89056.0 | 申請日: | 2017-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716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寧;賀申;戴斌;石莊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50/30 | 分類號: | G06Q50/30;G06Q50/26;G06Q10/06;G06N3/00;G06N3/08;G06N3/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軌道交通 應急 預案 評估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軌道交通應急預案的評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首先分別選取評估人員的評估指標和預案實施效果指標作為輸入和輸出指標,基于評估數據和事故信息,采用模糊神經網絡建立軌道交通應急預案評估模型,在此基礎上結合人工蜂群算法和誤差—修正學習算法對模糊神經網絡進行學習,并通過增加衰減因子和引入Metropolis準則對人工蜂群算法改進。本發明建立了一種模糊神經網絡評價模型,并提出一種基于改進人工蜂群算法優化的誤差—修正學習算法,可用于在軌道交通應急預案評估過程中獲取評估人員評估結果與應急預案實施效果之間的關系,修正評估人員的主觀因素對評估結果的影響,最終得到預測的實施效果,為應急預案管理提供方法支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應急管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種軌道交通應急預案評估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軌道交通運營企業安全意識的提高,國內各大軌道交通運營公司紛紛建立了軌道交通應急預案體系,并將其作為應對突發事件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我國在軌道交通應急預案管理領域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機制,管理水平較低,管理手段單一,尤其在應急預案評估方面缺乏有效的評估方法,主要依靠應急預案演練等方式,缺少必要的理論支持,存在花費高、所需組織力度大和效果不佳的問題。
目前,國內外在應急預案評估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按照評估時間的不同,可被分為兩種:應急預案前評估和應急預案后評估。前評估是指在應急預案已公布而尚未實施時,對其編制原則、構成要素和內容等方面進行評估;有多種理論方法被應用到應急預案的前評估中,包括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直覺模糊集理論、粗糙集理論、DEA法、前景理論等,但是這些方法在計算指標權重時普遍存在主觀性過強的缺陷,并且過度信任評估人員的評估能力或經驗,很難準確地對預案的優劣性作出評估。應急預案后評估是指在應急預案實施后對其實施效果進行的評估。而預案的實施效果主要體現在事件影響范圍、經濟損失、處置時間等指標,故后評估存在一個顯著的缺點:滯后性,它的主要作用是為應急預案的修訂提供支持。
因此,為提高應急預案的管理水平和盡可能地減少突發事件損失,需要一種實用性強、準確性高,同時又能在將預案前評估與預案后評估相關聯的情況下,對預案前評估進行指導和修正的應急預案評估方法,該方法能夠獲得應急預案的預測實施效果。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軌道交通運營企業對于應急預案管理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軌道交通應急預案評估方法,該方法使用模糊神經網絡方法建立前評估結果與后評估結果的回歸關系,并利用人工蜂群算法優化模型學習算法,提高應急預案評估準確性,得到未實施應急預案的預測實施效果。
技術方案:本發明的一種軌道交通應急預案評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評價指標選取:軌道交通應急預案評價模型的指標主要包括輸入指標和輸出指標,輸入指標由評估人員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分的各要素指標組成,輸出指標由應急預案實施后的效果指標組成。
(2)數據統計及處理:對于輸入指標數據,在保證評估人員對預案實施效果事先不知情的情況下,組織m名評估人員以打分的形式對n份應急預案的內容進行評估,進而獲得應急預案各指標的評估數據,設定最小得分為SMIN,最大得分為SMAX,將[SMIN,SMAX]按等間距劃分為N個連續的區間[SMIN,γ1),[γ1,γ2),…,[γN-1,SMAX],把數值落在同一區間內的指標變量賦值為相同的數值,并將其歸為同一級別;
對于輸出指標數據,收集突發事件記錄信息,統計表示應急預案實施效果的數據。根據突發事件等級劃分標準,設x級突發事件的下界值為XMIN,上界值為XMAX,將[XMIN,XMAX]等間距劃分為N個連續的區間把數值落在同一區間內的指標變量賦值為相同的數值,并將其歸為同一級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8905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