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醫學影像三維重建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87440.7 | 申請日: | 2017-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389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峙君;吳文韜;袁放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百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T17/00 | 分類號: | G06T17/00;G06T7/30;G06T7/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達恒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899 | 代理人: | 楊青 |
| 地址: | 266042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醫學影像 三維重建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醫學影像三維重建系統,該醫學影像三維重建系統包括:第一用戶終端、云端存儲服務器及三維影像生成服務器;所述第一用戶終端用于獲取臨床醫護人員提交的患者信息,并將所述患者信息發送至所述云端存儲服務器進行存儲,所述患者信息至少包括患者的二維檢測圖像;所述三維影像生成服務器用于根據所述云端存儲服務器發送的患者的二維檢測圖像生成三維影像模型,并將生成的三維影像模型發送至所述云端存儲服務器進行存儲。本發明提供的醫學影像三維重建系統,通過將患者的二維檢測圖像轉換為三維影像模型,從而不再需要醫護人員通過二維影像構想出人體器官三維結構,進而可以降低誤差率高,有利于提高診斷的精準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學影像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醫學影像三維重建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影像技術的不斷發展,醫學影像診斷在現代醫療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其在臨床診斷、教學科研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醫學影像診斷主要使用的是二維圖片,通常需要醫護人員從一組二維影像中構想出人體器官三維結構,而這種方式經驗依賴性強,誤差率高,精準性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學影像三維重建系統,有利于提高診斷的精準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醫學影像三維重建系統,包括:第一用戶終端、云端存儲服務器及三維影像生成服務器;
所述第一用戶終端用于獲取臨床醫護人員提交的患者信息,并將所述患者信息發送至所述云端存儲服務器進行存儲,所述患者信息至少包括患者的二維檢測圖像;
所述三維影像生成服務器用于根據所述云端存儲服務器發送的患者的二維檢測圖像生成三維影像模型,并將生成的三維影像模型發送至所述云端存儲服務器進行存儲。
進一步地,所述二維檢測圖像為DICOM文件格式。
進一步地,所述二維檢測圖像包括CT平掃圖像、動脈期圖像以及靜脈期圖像,所述三維影像生成服務器包括:
第一配準模塊,用于將動脈期圖像、靜脈期圖像分別配準到CT平掃圖像;
分割模塊,用于對配準后的CT平掃圖像進行分割;
生成模塊,用于將分割模塊分割后得到的圖像轉化為Mesh表面模型。
進一步地,所述二維檢測圖像還包括T1WI圖像、T2WI圖像以及T2神經水成像圖像,所述三維影像生成服務器還包括:
第二配準模塊,用于以T1WI圖像為中轉點,將T2WI圖像及T2神經水成像圖像配準到CT平掃圖像。
進一步地,所述三維影像生成服務器還包括:
平滑處理模塊,用于平滑處理所述生成模塊生成的Mesh表面模型的模型表面。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用戶終端為以下的一種:
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臺式機電腦。
進一步地,所述醫學影像三維重建系統還包括:
第二用戶終端,用于從所述云端存儲服務器獲取三維影像模型,并將獲取的三維影像模型展示給患者。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用戶終端為以下的一種:
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臺式機電腦。
進一步地,所述醫學影像三維重建系統還包括:
第三用戶終端,用于獲取影像處理人員提交的對所述三維影像模型的附加說明信息;
所述三維影像生成服務器還用于根據影像處理人員提交的附加說明信息生成所述三維影像模型的三維重建報告,并將所述三維重建報告發送至所述云端存儲服務器進行存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百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青島百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8744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