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旋轉結構件疲勞測試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84977.8 | 申請日: | 2017-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520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澤威;徐元周;牛朝陽;郭軍;焦效光;柳忠雨;張瑞;張記方 | 申請(專利權)人: | 臥龍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臥龍電氣南陽防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3/00 | 分類號: | 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劉建芳 |
| 地址: | 3123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旋轉結構件 信號采集機構 數據處理器 激振信號 發生器 激振源 軸承座 疲勞測試裝置 信號輸出端 負載狀態 激振機構 振動數據 接收端 輸出端 力臂 采集信號 連桿連接 連接數據 信號處理 轉換機構 受控端 通信端 電控 處理器 始端 架設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旋轉結構件疲勞測試裝置,機械部分包括基座、軸承座、激振機構、傳動機構和信號采集機構,電控部分包括信號處理轉換機構、數據處理器、負載狀態下的振動數據模塊和激振信號發生器,軸承座固定在基座上,激振機構包括激振源、連桿和力臂,激振源的受控端連接激振信號發生器的輸出端,激振源通過連桿連接力臂的始端;所述的傳動機構采用軸,軸架設在軸承座上,被測旋轉結構件套設在軸上,信號采集機構設置在被測旋轉結構件上,信號采集機構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數據處理器的采集信號接收端,數據處理器的通信端連接負載狀態下的振動數據模塊的輸出端,數據處理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激振信號發生器的接收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結構件疲勞測試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旋轉結構件疲勞測試裝置。
背景技術
在公知的技術中,機械裝置的零部件的疲勞測試主要通過制作試樣,利用疲勞試驗機完成零部件材料疲勞特性的測試。金屬疲勞試驗種類很多,通常可分為高周疲勞、低周疲勞、熱疲勞、沖擊疲勞、腐蝕疲勞、接觸疲勞、真空疲勞、高溫疲勞、常溫疲勞、低溫疲勞、旋轉彎曲疲勞、平面彎曲疲勞、軸向加載疲勞、扭轉疲勞、復合應力疲勞等。這種疲勞特性測試僅能反映被測量零部件材料的疲勞特性,無法對被測量零部件結構的設計缺陷導致的疲勞情況進行有效測試。
獲得結構件動態性能及設計性能的重要手段是模態測試技術,該還能預估和診斷結構件可能存在的故障,從而達到優化的效果,已有相當多數量的公開文獻進行論述。
專利《彎曲疲勞測試儀器及測試系統》(專利號CN206300855U)采用機械結構完成對零件的彎曲疲勞測試,對于旋轉工件的扭轉疲勞試驗,未見有報道對真實零部件進行類似的疲勞試驗研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旋轉結構件疲勞測試裝置,對被測工件能夠精準的檢測出工件的疲勞程度,給出更加科學的參考值。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旋轉結構件疲勞測試裝置,包括機械部分和電控部分,機械部分包括基座、軸承座、激振機構、傳動機構和信號采集機構,電控部分包括信號處理轉換機構、數據處理器、負載狀態下的振動數據模塊和激振信號發生器,所述的軸承座固定在基座上,所述的激振機構包括激振源、連桿和力臂,激振源的受控端連接激振信號發生器的輸出端,激振源通過連桿連接力臂的始端;所述的傳動機構采用軸,軸架設在軸承座上,被測旋轉結構件套設在軸上,信號采集機構設置在被測旋轉結構件上,信號采集機構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數據處理器的采集信號接收端,數據處理器的通信端連接負載狀態下的振動數據模塊的輸出端,數據處理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激振信號發生器的接收端。
所述的信號采集機構包括振動傳感器和應變傳感器。
所述的信號處理轉換機構包括振動采集裝置和應變采集裝置,振動采集裝置的采集信號輸入端連接振動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振動采集裝置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數據處理器的第一采集信號接收端;應變采集裝置的采集信號輸入端連接應變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應變采集裝置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數據處理器的第二采集信號接收端。
所述的軸承座采用兩套,并排間隔設置,軸的左端套設在兩個軸承座上。
所述的軸劃分為左端的傳動連接段和右端的被測旋轉結構件安裝段。
所述的力臂的末端套設在軸的傳動連接段,且與傳動連接段剛性連接。
所述的激振源采用激振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臥龍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臥龍電氣南陽防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臥龍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臥龍電氣南陽防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8497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