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DOE與MBD的基礎制動裝置緩解性能優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84491.4 | 申請日: | 2017-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527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孫可心;曲寶章;韓朝建;盧碧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7 | 分類號: | G06F30/17;G06F30/15;B61H1/00;B61H13/36;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趙淑梅;李洪福 |
| 地址: | 116028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doe mbd 基礎 制動 裝置 緩解 性能 優化 方法 | ||
1.一種基于DOE與MBD的基礎制動裝置緩解性能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性能優化DOE試驗可控因素的確定:
銷軸軸徑、游動杠桿厚度、中拉桿夾板寬度以及制動梁立柱槽寬度作為DOE試驗的可控因素;
S2、性能優化DOE試驗方案設計;
S3、性能優化DOE試驗方案的MBD實現;
S4、性能優化DOE試驗響應分析;
S5、性能優化DOE試驗最優方案選擇;
得到方案中緩解作用力最小、信噪比最大的最優組合方案;
步驟S1中,性能優化DOE試驗可控因素的具體確定步驟如下:
S11、制動裝置各連接處的間隙組合結果對緩解性能有影響,因此,各制動連接件的尺寸即為影響緩解性能的因素;
S12、連接銷軸的受力情況能夠反映機構是否存在卡滯及其嚴重程度,受力異常的銷軸尺寸即為影響緩解性能的關鍵因素;
S13、確定銷軸軸徑、游動杠桿厚度、中拉桿夾板寬度以及制動梁立柱槽寬度作為DOE試驗的可控因素;
步驟S12中,受力異常的銷軸的具體判定步驟如下:
S121、確定關鍵影響因素的識別指標:
對于基礎制動裝置,將各連接銷軸依次編號以便分析,銷軸連接處的受力模型簡化為杠桿、夾板以及銷軸這三個構件的組合形式;
以銷軸為研究對象單獨進行受力的統計分析,I段、III段為夾板兩側柱面對銷軸的作用區域,II段為中間杠桿對銷軸的作用區域,則識別關鍵影響因素的指標為:
a、銷軸三段受力不平衡:
判據A:|FX(I)+FX(II)+FX(III)|≥εF
判據B:|FY(I)+FY(II)+FY(III)|≥εF
其中,FX(I)、FX(II)、FX(III)為I、II、III段銷軸在X軸方向受力,FY(I)、FY(II)、FY(III)為I、II、III段銷軸在Y軸方向受力,單位為N;εF為受力最大容許誤差,單位為N,
當已知實驗數據滿足判據A或判據B時,判定銷軸發生三段力受力不平衡現象;
b.受力平衡但分布不合理:
判據C:或
判據D:或
其中:k為受力倍差系數,
當已知實驗數據滿足判據C或判據D時,判定銷軸發生三段力受力平衡但分布不合理現象;
S122、結合已知實驗數據識別關鍵影響因素:
根據確定關鍵影響因素的識別指標,通過測得的實驗數據,判定銷軸受力是否平衡,若受力平衡,判定銷軸受力是否合理;
確定出對機構卡滯有影響的銷軸軸徑、游動杠桿厚度、中拉桿夾板寬度以及制動梁立柱槽寬度;
步驟S2中,性能優化DOE試驗的具體方案設計如下:
S21、DOE試驗可控因素的編碼:
設定游動杠桿的厚度可控因素編碼為α;
中拉桿端頭夾板的寬度可控因素編碼為β;
制動梁支柱槽的寬度可控因素編碼為γ;
游動杠桿與中拉桿鉸鏈銷軸軸徑可控因素編碼為θ;
游動杠桿與制動梁立柱鉸鏈銷軸軸徑可控因素編碼為μ;
固定杠桿與制動梁立柱鉸鏈銷軸軸徑可控因素編碼為ρ;
固定杠桿與中拉桿鉸鏈銷軸軸徑可控因素編碼為τ;
S22、DOE試驗可控因素的水平設置:
將步驟S21中的編碼選擇兩個水平設置;
S23、DOE正交試驗方案表的選取:
選表時需根據各因素水平數決定從兩水平、三水平或者四水平的L表中選取,然后根據因素和實驗要求來定L表;
S24、DOE試驗的響應:
試驗響應即為優化對象的評價指標,優化對象為基礎制動裝置的緩解性能,故DOE試驗的響應即為緩解作用力大小;
S25、DOE試驗的質量特性:
質量特性為望小特性信噪比;
步驟S3中,性能優化DOE試驗方案的MBD實現,具體步驟如下:
S31、建立基礎制動裝置的幾何模型:
在CAD軟件中對基礎制動裝置進行建模,保證裝配正確,將基礎制動裝置模型保存為STEP格式的文件;
S32、幾何模型導入MBD仿真軟件:
將步驟S31中的STEP格式的文件導入MBD仿真軟件中,進行適當簡化與合并;
S33、建立基礎制動裝置的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的建立包括剛體建模、約束建模、接觸建模、外載荷建模;
S34、DOE試驗方案的MBD實現:
在游動杠桿上端施加反向的緩解作用力,驅動函數表達式為:
STEP(time,0,0,1,-158),
提取閘瓦與車輪踏面之間的作用力隨時間變化曲線,即F-t曲線;
當4塊閘瓦完全脫離車輪即閘瓦與車輪間的接觸力均為0時,對應輸出各方案所需施加的最小緩解作用力Fk,此緩解作用力即為本試驗的響應輸出;
步驟S4中,性能優化DOE試驗響應分析,具體分析過程如下:
分析基礎制動裝置的緩解不良問題,用一個等效的緩解作用力來克服機構的各種摩擦阻力,希望緩解作用力越小越好;
其信噪比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η為信噪比,yi為DOE試驗結果,即緩解作用力,n為試驗次數;
望小特性的信噪比值越大表示抗擾能力越強,穩定性越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交通大學,未經大連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8449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充電過熱保護及報警裝置
- 下一篇:一種具有穩固底座的通信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