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雨水滲濾集蓄凈化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82074.6 | 申請日: | 2017-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665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5 |
| 發明(設計)人: | 胡曉軼;肖國強;林曉珺;岳培幸 | 申請(專利權)人: | 花王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F1/00 | 分類號: | E03F1/00;B01D36/02 |
| 代理公司: | 鎮江基德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張敏 |
| 地址: | 2123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收集系統 凈化系統 雨水 鋪裝層 滲濾 防澇 透水混凝土層 城市建設 有效緩解 雨水資源 承壓層 滲透層 鋪裝 蓄水池 拼接 海綿 凈化 安全 | ||
1.一種雨水滲濾集蓄凈化系統,其特征為,包括自然滲透收集系統和人工滲透收集系統;
所述自然滲透收集系統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透水混凝土層、鋪裝層、滲透層和承壓層;
所述鋪裝層由若干鋪裝機構拼接形成,鋪裝機構包括第一鋪裝機構和第二鋪裝機構,第一鋪裝機構和第二鋪裝機構均包括正四棱柱結構的鋪裝機構殼體,鋪裝結構殼體中設有透水腔,透水腔為圓柱體結構,透水腔的中心處設有支撐環,支撐環為上小下大的圓臺形結構,支撐環將透水腔分隔成內腔和外腔,內腔上部為花崗石層、內腔下部為活性炭層,花崗石層和活性炭層之間通過濾網層加以分隔,濾網層包括第一濾網層和第二濾網層,第一濾網層位于第二濾網層的上方,第一濾網層的孔徑大于第二濾網層的孔徑,外腔中設有一圈圓環形結構的支撐管,支撐管的外壁分別與透水腔的內壁、支撐環的外壁相接觸,支撐管的外部填充褐土,所述鋪裝機構殼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分別設有若干透水孔;第一鋪裝機構的鋪裝機構殼體上方設有一圈上拼接塊、第二鋪裝機構的鋪裝機構殼體下方設有一圈下拼接塊,第一鋪裝機構和第二鋪裝機構交替設置,使上拼接塊和下拼接塊相互疊合,再通過螺栓加以固定;
所述滲透層由輕壤土和石灰巖按8:3的重量份數比混合組成,石灰巖的粒徑為10-30mm;
所述承壓層由礫石、卵石和重壤土按5:2:7的重量份數比混合而成,礫石的粒徑為10-20mm、卵石的粒徑為15-30mm,卵石的粒徑為礫石粒徑的1.5倍;
所述滲透層和承壓層之間設有若干加強機構,所述加強機構包括水平加強板、上加強板組和下加強板組,水平加強板水平的設置在承壓層中,上加強板組包括若干垂直固定在水平加強板上方的上加強板,上加強板一端穿過承壓層位于滲透層中,下加強板組包括若干垂直固定在水平加強板下方的下加強板,上加強板和下加強板交錯設置;
所述人工滲透收集系統包括滲透井和蓄水池,滲透井頂端開口,滲透井底端設置在蓄水池中,蓄水池中鋪設過濾塊;所述過濾塊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疊加的第一過濾板、第二過濾板和第三過濾板,第一過濾板、第二過濾板和第三過濾板的四壁上通過四個第四過濾板加以固定,第一過濾板與第二過濾板之間,第二過濾板與第三過濾板之間通過若干第五過濾板加以連接;
所述滲透井中自上而下依次設有第一滲透層、第二滲透層和第三滲透層,第一滲透層由一層孔徑為2-5cm的鐵絲網組成,第二滲透層由三層孔徑為1-2cm的鐵絲網組成,第三滲透層由兩層孔徑為0.1-1cm的鐵絲網和兩層孔徑為0.1-0.5的過濾網棉交替設置組成,滲透井底部設有出水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雨水滲濾集蓄凈化系統,其特征為,所述滲透井底部設有導流塊,導流塊傾斜設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雨水滲濾集蓄凈化系統,其特征為,所述第一滲透層兩側設有第一拉塊、第二滲透層兩側設有第二拉塊、第三滲透層兩側設有第三拉塊,第一拉塊、第二拉塊和第三拉塊可移動的設置在滲透井壁中、并通過拉繩加以串接,拉伸頂部固定在滲透井頂部,拉動拉繩可以將第一滲透層、第二滲透層和第三滲透層拉出滲透井進行清理或更換。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雨水滲濾集蓄凈化系統,其特征為,所述上加強板的高度為h1、寬度為L1,下加強板的高度為h2,、寬度為L2,h1=1.5*h2,L2=3*L1。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雨水滲濾集蓄凈化系統,其特征為,所述花崗石層由粒徑為5-20mm的花崗石組成。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雨水滲濾集蓄凈化系統,其特征為,所述活性炭層由粒徑為3-10mm的活性炭組成。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雨水滲濾集蓄凈化系統,其特征為,所述支撐管的外壁上向內凹陷的設有若干透水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花王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花王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8207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聯排別墅地下雨水集中排放結構
- 下一篇:露天陽臺排水地漏控制系統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