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均一組分低聚原花青素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82001.7 | 申請日: | 2017-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436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4 |
| 發明(設計)人: | 公丕賢;沈志侖;戴春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威海惠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P17/16 | 分類號: | C12P17/16;C07D311/62;C12R1/69;C12R1/885;C12R1/685;C12R1/845;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濟南金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韓獻龍 |
| 地址: | 264200 山東省威海***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均一 組分 低聚原 花青素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均一組分低聚原花青素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將經滅菌的含有原花青素的物料粉末加入水中,接種微生物進行發酵;然后經提取、脫脂、萃取、干燥得原花青素粗品;然后將原花青素粗品溶于溶劑a中,過樹脂柱,經洗脫、除去洗脫液、凍干得低聚原花青素。本發明方法得到的低聚原花青素純度高、產率高、聚合度均一、平均聚合度較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天然原花青素的制備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均一組分低聚原花青素的制備方法,屬于生物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簡稱PC)是廣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多酚類化合物,是縮合單寧中的一種,由不同數量的黃烷醇類單體兒茶素(Catechin,C)、表兒茶素(Epicatechin,EC)、兒茶素沒食子酸酯(Catechin-3-O-gallate,CG)和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picatechin-3-O-gallate,ECG)縮合而成,形成二聚體直至十五聚體化合物。通常將二至四聚體稱為低聚原花青素(OPC),將五聚體以上稱為高聚原花青素(PPC)。原花青素資源分布廣泛,存在于葡萄、花生、松樹皮、茶葉、蘋果、白樺樹、銀杏、蓮房等植物部位中,法國教授Jaeques Masquelier于1951年首次從海松樹皮中成功提取出原花青素,上世紀70年代又從葡萄籽中分離得到,這是目前主要的原花青素的來源。
原花青素因其突出的抗氧化活性而被廣泛關注,是國際公認的清除人體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劑,其抗氧化活性遠遠高于維生素C和維生素E,約為VE的50倍,VC的20倍。此外,還發現原花青素可以有效降低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預防血栓形成,有助于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發生。且原花青素是一種毒性低,非常安全的物質,毒理實驗表明,大鼠灌胃葡萄籽提取物,LD50在4000mg/kg以上,且連續灌胃60mg/kg●d 6個月無任何副作用且耐受性良好,無致畸致突變作用。目前原花青素已成為醫藥、保健品中的重要添加劑產品,由于其高效的抗氧化活性,在清除自由基和抗衰老方面尤其受消費者的青睞。
在原花青素中,OPC的活性,尤其是二聚體和三聚體要遠大于高聚體PPC。且由于PPC結構復雜,且聚合度越大,水溶性越差,不易于人體吸收,降低了生物利用率,同時PPC存在較高的收斂性,口感較差,在實際應用中制約了原花青素的發展。迄今為止已有大量文獻和專利報道制備原花青素。如,中國專利文獻CN1454896A公開了一種葡萄籽低聚原花青素的提取方法,該方法首先是將葡萄籽進行粉碎、過篩、脫脂,再經含無機礦酸的有機溶劑提取、過濾、無機堿中和、過濾、減壓濃縮后即可得到原花青素粗提物,再將粗提物中加入石油醚或三氯甲烷,放置、過濾、干燥得到精制原花青素;雖然該發明能夠得到低聚原花青素,但該發明沒有對復雜的原花青素組分進行分離,得到的原青花素聚合度不夠均一,且雖是低聚原花青素,但聚合度還是偏高,且產率較低。又如,中國專利文獻CN102690858A公開一種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制備方法,首先制備康寧木霉和黑曲霉直投式發酵劑,然后將葡萄籽經加水磨漿、加葡萄糖配料、高溫滅菌、接菌發酵、離心除渣、超濾提取、干燥等工藝制成葡萄籽原花青素;但該發明發酵劑的制備步驟繁瑣,成本較高,最后得到的原花青素聚合度不均一。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為提高原花青素聚合度的均一性,降低平均聚合度,本發明提供一種均一組分低聚原花青素的制備方法;本發明方法得到的低聚原花青素純度高、產率高、聚合度均一、平均聚合度較小。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均一組分低聚原花青素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
(1)將經滅菌的含有原花青素的物料粉末加入水中,混合均勻得混合物;然后接種微生物進行發酵得發酵物料;所述微生物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綠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黑曲霉、根霉或白腐真菌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威海惠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威海惠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8200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