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聚丙烯樹脂組合物及其成型產品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81703.3 | 申請日: | 2017-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702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8 |
| 發明(設計)人: | 金鉉慶;李喜俊;申殷燮;李赫;成基鉉;樸春鎬 | 申請(專利權)人: | 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樂金華奧斯有限公司;現代EP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8L53/00 | 分類號: | C08L53/00;C08L23/12;C08L23/08;C08K7/00;C08K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龍淳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丙烯 樹脂 組合 及其 成型 產品 | ||
本公開內容提供一種聚丙烯樹脂組合物,其包含基礎樹脂、熱塑性彈性體和無機填料。基礎樹脂是包含第一樹脂、第二樹脂、第三樹脂和第四樹脂的聚丙烯基混合樹脂。第一樹脂是均聚聚丙烯樹脂。第二樹脂、第三樹脂和第四樹脂各自是聚丙烯基嵌段共聚物樹脂。在230℃的溫度和2.16kg的負載下測量的第二樹脂的熔體指數高于在相同條件下測量的第三樹脂和第四樹脂各自的熔體指數。根據ASTM D790測量的第三樹脂的撓曲模量低于在相同條件下測量的第四樹脂的撓曲模量。
技術領域
本公開內容涉及聚丙烯樹脂組合物及其成型產品。
背景技術
近來,減輕汽車重量已經成為不容忽視,但是由于環境規定、燃料效率的提高等原因而需要基本解決的問題。在所有汽車塑料部件中保險杠具有最高重量的情況下,通過減小注塑物品的厚度以減輕重量,可實現重量的減輕,并且可改善成本的降低和生產率。此時,通過調整樹脂組合物的流動性,可減小注塑產品的厚度,但當注塑產品的厚度小時,機械性能隨著厚度的減小而降低,因此,會產生汽車生產線上的裝配可操作性、車輛的穩定性、以及在事故的情況下車輛中乘客的安全性降低的問題。因此,通過使用高剛性的無機填料如長纖維和碳纖維,可增強剛性等,但在這種情況下,在成型期間會產生外觀不均勻和尺寸穩定性降低的問題。
當進行注射成型時,在注射成型產品的表面上與流動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產生多個稱為流痕或虎痕的周期性條紋圖案。特別是在將大型成型產品比如汽車保險杠注射成型時,隨著流動長度變長,在流動終點附近容易產生稱為流痕的條紋圖案外觀缺陷。當成型產品表面上出現的流痕明顯時,成型產品的外觀受損。
因此,為了確保事故情況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同時減少注射成型所需的能量消耗,需要開發本身具有高流動性和剛性的材料,以用于部件的超薄膜,并且不會產生流痕。
本背景技術部分中公開的以上信息僅用于增強對本公開內容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不構成在本國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已知的現有技術的信息。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與現有技術相關的上述問題而做出本公開內容。
本公開內容的優選實施方式提供一種聚丙烯樹脂組合物,即使當應用于厚度小的成型產品時也可賦予優異的物理性能平衡,并且可在保持低比重的同時防止發生流痕。
一方面,本公開內容提供一種聚丙烯樹脂組合物,其包含基礎樹脂、熱塑性彈性體和無機填料,其中基礎樹脂是包含第一樹脂、第二樹脂、第三樹脂和第四樹脂的聚丙烯基混合樹脂,第一樹脂是均聚聚丙烯樹脂,第二樹脂、第三樹脂和第四樹脂各自是聚丙烯基嵌段共聚物樹脂,在230℃的溫度和2.16kg的負載下測量的第二樹脂的熔體指數高于在相同條件下測量的第三樹脂和第四樹脂各自的熔體指數,并且根據ASTM D790測量的第三樹脂的撓曲模量低于在相同條件下測量的第四樹脂的撓曲模量。
另一方面,本公開內容提供一種包含聚丙烯樹脂組合物的注塑物品的成型產品。
聚丙烯樹脂組合物即使應用于厚度小的成型產品也可賦予優異的物理性能平衡,比如賦予優異的剛性、抗沖擊性和尺寸穩定性,同時保持低比重。此外,能夠防止發生流痕并同時具有優異的成型性。
以下討論本公開內容的其它方面和優選實施方式。
應理解,本文使用的術語“車輛”或“車輛的”或其它類似術語包括通常的機動車輛,例如,包括運動型多功能車(SUV)、公共汽車、卡車、各種商務車的客車,包括各種船只和船舶的水運工具,飛行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動力車、電動車、插電式混合電動車、氫動力車和其它代用燃料車(例如,來源于石油以外的資源的燃料)。如本文所提到的,混合動力車是具有兩種或多種動力源的車輛,例如,具有汽油動力和電動力的車輛。
以下討論本公開內容的以上和其它特征。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樂金華奧斯有限公司;現代EP株式會社,未經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樂金華奧斯有限公司;現代EP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8170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聚四氟乙烯復合基板材料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聚丙烯樹脂組合物及其成型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