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有柵棱結構的輕型分束器及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80863.6 | 申請日: | 2017-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325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梁靜秋;梁中翥;陶金;孟德佳;王維彪;呂金光;秦余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2B27/10 | 分類號: | G02B27/10;G01J3/02 |
| 代理公司: | 長春眾邦菁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張偉 |
| 地址: | 130000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有 結構 輕型 分束器 制作方法 | ||
1.帶有柵棱結構的輕型分束器,由柵棱、分束窗和分束膜組成,所述柵棱對分束器進行空間分割形成分束窗陣列,分束膜位于分束窗上表面或分束窗和柵棱的上表面,柵棱對分束膜起支撐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輕型分束器不包括補償板;
所述柵棱寬度為1μm-10μm,分束窗的寬度為100μm-2000μm,柵棱厚度為100μm-500μm,分束窗的厚度為10μm-100μm;或者柵棱寬度為0.5μm-2μm,分束窗的寬度為50μm-250μm,柵棱厚度為20μm-50μm,分束窗的厚度為100nm-10μm;
所述柵棱的剖面結構為單面矩形、單面平行四邊形、單面梯形、雙面矩形、雙面弧形、雙面平行四邊形或雙面梯形;當所述柵棱的剖面結構為單面平行四邊形或雙面平行四邊形時,平行四邊形剖面的角度由分束器與入射光的夾角決定;
柵棱在橫向的寬度是其縱向寬度的倍,分束窗在橫向的寬度是其縱向寬度的倍,分束窗在橫向和縱向的占空比相同;
柵棱材料選自以下材料組合中的一種或多種:鋁、銅、鈦、鎳、金、氧化鋁、陶瓷、石英、玻璃、氟化鈣、硒化鋅、硫化鋅、硅、鍺、二氧化硅、氮化硅、有機材料;
分束窗材料選自以下材料組合中的一種或多種:石英、玻璃、氟化鈣、氟化鎂、氟化鋇、氟化鋰、硒化鋅、硫化鋅、硅、鍺、二氧化硅、氮化硅、鋁、鈹、聚酰亞胺或PMMA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分束器采用超精密機械加工方法或者MOEMS技術制備;
采用超精密機械加工方法制備所述分束器的方法包括:在基底上通過一體切割、研磨及拋光技術獲得柵棱和分束窗,再整體蒸鍍分束膜,完成器件制備;
采用MOEMS技術制備所述分束器的第一種制備方法為:
步驟一、選取單晶硅作為基底,并在所述單晶硅表面制備掩蔽膜;
步驟二、定向光刻,通過刻蝕法去除邊槽圖形內的掩蔽膜,露出邊槽圖形;采用單晶硅各向異性腐蝕液腐蝕邊槽,邊槽腐蝕深度等于分束窗最終的厚度;
步驟三、第二次光刻,通過刻蝕去除分束窗圖形內的掩蔽膜,露出分束窗圖形;采用單晶硅各向異性腐蝕液同時腐蝕邊槽和分束窗,腐蝕深度至邊槽腐蝕到厚度為0,分束窗達到最終的厚度;
步驟四、去除柵棱表面的掩蔽膜,整體蒸鍍分束膜,完成分束器的制備;
或者采用MOEMS技術制備所述分束器的第二種制備方法為:
步驟一、選擇半導體材料作為基底,并在所述半導體基底材料上旋涂一層光刻膠;采用掩模板曝光和顯影,去除位于分束窗位置的光刻膠,露出半導體基底表面;
步驟二、采用濕法腐蝕或干法刻蝕技術,去除分束窗位置的半導體基底材料,形成鏤空結構;
步驟三、去除柵棱位置處的光刻膠,將分束窗材料固定在柵棱表面,利用柵棱對分束窗進行支撐,蒸鍍分束膜,完成分束器的制備;
或者采用MOEMS技術制備所述分束器的第三種制備方法為:
步驟一、選取單晶硅作為基底,在基底上生長、蒸鍍、涂覆或鍵合的方法形成層結構;
步驟二、在所述層結構上進行光刻、干法刻蝕或濕法刻蝕形成柵棱,將步驟一所述的基底作為分束窗;或將所述層結構作為分束窗,對步驟一所述的基底進行光刻、干法刻蝕或濕法刻蝕形成柵棱;
步驟三、在步驟二的基礎上,蒸鍍分束膜;完成分束器的制備;
或者采用MOEMS技術制備所述分束器的第四種制備方法為:
步驟一、將分束窗基底與柵棱基底采用粘接劑進行粘接,然后所述柵棱基底上采用超精密機械加工或MOEMS技術形成柵棱;
步驟二、去除分束窗基底表面的粘接劑,露出分束窗;
步驟三、在柵棱和分束窗表面鍍分束膜,完成分束器的制作;
或者采用MOEMS技術制備所述分束器的第五種制備方法為:
步驟一、選擇兩個基底,在其中一個基底上制作柵棱結構,另一個基底作為分束窗;
步驟二、將帶有柵棱結構的基底與作為分束窗的基底采用粘接劑進行粘接;
步驟三、在柵棱和分束窗表面鍍分束膜,完成分束器的制作;
或者采用MOEMS技術制備所述分束器的第六種制備方法為:
制備雙面掩蔽膜,通過雙面光刻與雙面刻蝕實現,基底上表面和下表面圖形相同,在定向光刻刻蝕時,上下表面邊槽腐蝕深度之和為分束窗的最終厚度值,制作雙面柵棱分束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柵棱結構的輕型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邊槽形狀由多個矩形或正方形均勻排列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8086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頭戴式虛擬3D支架
- 下一篇:超分辨成像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