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行李運輸機器人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80582.0 | 申請日: | 2017-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164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鄺嘉豪 | 申請(專利權)人: | 鄺嘉豪 |
| 主分類號: | B62D57/032 | 分類號: | B62D57/032;B60G11/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架 行李運輸 步行機 大腿連接件 內六角螺釘 角平分線 人本發明 由內向外 上肢 齒輪組 齒輪 舵機 固連 跨部 矢狀 同側 機器人 對稱 轉動 | ||
1.一種行李運輸機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跨部結構(1)、腿結構(2)和足結構(3);
所述的跨部結構(1)包含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上肢(16)、第一桿(17)、第一齒輪(18)、大腿連接件(121)和舵機(123);第二支架(12)、第三支架(13)、一對第四支架(14)、一對第五支架(15)由內向外對稱地布置在第一支架(11)的兩側,同時,第二支架(12)、第三支架(13)通過第一內六角螺釘與(127)與第六支架(124)固連;第一桿(17)布置在第三支架(13)、與第三支架(13)同側的第四支架(14)之間,并與第三支架(13)、第四支架(14)構成轉動副,第一齒輪(18)、第八齒輪(119)固連在第一桿(17)的兩端;第二桿(110)布置在第二支架(12)和與第二支架(12)同側的第四支架(14)之間,并與第二支架(12)、第四支架(14)構成轉動副,第二齒輪(19)、第三齒輪(111)固連在第二桿(110)的兩端;兩個第三桿(112)分別布置在同側的第四支架(14)、第五支架(15)之間,并與第四支架(14)、第五支架(15)構成轉動副,第四齒輪(113)、第九齒輪(120)分別布置在兩側的第四支架(14)、第五支架(15)之間,并分別與對稱分布的兩個第三桿(112)固連,同樣對稱分布的上肢(16)分別固連在兩側的第三桿(112)的一端;第四桿(114)一端與第五齒輪(115)固連,另一端與第二支架(12)構成轉動副;第五桿(117)布置在第二支架(12)、第三支架(13)之間并與第二支架(12)、第三支架(13)構成轉動副,第六齒輪(116)、第七齒輪(118)分布在第二支架(12)、第三支架(13)之間并與第五桿(117)固連;這里,第一齒輪(18)與第七齒輪(118)嚙合,第五齒輪(115)分別與兩側的第二齒輪(19)、第六齒輪(116)嚙合,第三齒輪(111)與第四齒輪(113)嚙合,第八齒輪(119)與第九齒輪(120)嚙合;第三齒輪(111)、第四齒輪(113)、第八齒輪(119)和第九齒輪(120)的模數、齒數一致,第一齒輪(18)和第七齒輪(118)的模數、齒數一致,第五齒輪(115)、第二齒輪(19)和第六齒輪(116)的模數、齒數一致;對稱分布的大腿連接件(121)分別與第一桿(17)、第二桿(110)固連;最后,步行機的動力由舵機(123)通過第十齒輪(122)與第七齒輪(118)的嚙合來傳遞,這里,舵機(123)通過對稱分布的兩對螺母(125)、內六角螺栓(126)固定在第六支架(124)上;
所述的腿結構(2)包含第一連桿(21)、第一圓柱銷(22)、第二連桿(23)、第二圓柱銷(24)和第三連桿(25);兩個第一連桿(21)的一端與大腿連接件(121)固連,另一端通過第一圓柱銷(22)與第二連桿(23)固連,第三連桿(25)則通過第二圓柱銷(24)與第二連桿(23)固連;第一連桿(21)、第二連桿(23)、第三連桿(25)均分布有等距的銷孔,方便第一圓柱銷(22)、第二圓柱銷(24)以插接的形式對步行機腿部長度進行調節;
所述的足結構(3)分為左右兩個部分,包含腿足連接件(31)、第一拉簧(33)、第二拉簧(34)、第三拉簧(35)、第四拉簧(39)、右腳掌(310)、第一足趾連接件(311)、扭簧(313)、第二足趾連接件(314)、仿生右腳趾(315)、左腳掌(316)、仿生左腳趾(318);腿足連接件(31) 用于足部與第三連桿(25)的連接;四個一組的第一吊環螺釘(32)均勻地布置在腿足連接件(31)上;第二吊環螺釘(37)對應第一吊環螺釘(32)同樣均勻分別布置在右腳掌(310)、左腳掌(316)的中部;第一吊環螺釘(32)與第二吊環螺釘(37)之間分別布置有第一拉簧(33)、第二拉簧(34)、第三拉簧(35)、第四拉簧(39),其中第一拉簧(33)與第三拉簧(35)對稱布置在足部的冠狀面,第二拉簧(34)、第四拉簧(39)布置在足部的矢狀面;兩個球鉸(36)上端以螺紋連接的形式固連在腿足連接件(31)上,下端通過第二內六角螺釘(38)分別固定在右腳掌(310)和左腳掌(316)上,球鉸(36)可以模擬人類腳踝的功能;兩個第一足趾連接件(311)通過螺釘(312)分別與右腳掌(310)、左腳掌(316)固連,兩個第二足趾連接件(314)分別固定在仿生右腳趾(315)、仿生左腳趾(318)的中上部;第一足趾連接件(311)與轉桿(317)固連,第二足趾連接件(314)與轉桿(317)鉸接;轉桿(317)同時穿過扭簧(313),通過扭簧(313)對第一足趾連接件(311)與第二足趾連接件(314)的作用來實現仿生右腳趾(315)與仿生左腳趾(318)的運動和復位;第一足趾連接件(311)、扭簧(313)、第二足趾連接件(314)、構成了仿生跖趾關節的連接部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鄺嘉豪,未經鄺嘉豪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8058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變結構機器人
- 下一篇:一種雙足行李運輸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