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增壓制氮油箱防火裝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80065.3 | 申請日: | 2017-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540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超越;馮詩愚;彭孝天;邵壘;劉衛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4D37/32 | 分類號: | B64D37/32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賀翔;王慧穎 |
| 地址: | 2100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增壓 油箱 防火 裝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種增壓制氮油箱防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置由發動機引氣部分通過管道依次連接有截止閥(101)、過濾器(102)、空氣干燥器(103)、第二冷卻器(104)、第一三通閥(105);
所述的第一三通閥(105)出口分為兩個支路出口;
所述的第一三通閥(105)第一出口通過管道依次連接壓縮機(2)、第一冷卻器(3)熱側通道、水分離器(4)氣體通道、溫度傳感器(5)、第一流量調節閥(6)、中空纖維膜(7)的氣體入口、第二流量調節閥(9)、油箱(11);所述的中空纖維膜(7)的氮氣出口通過管道依次連接于限流孔(8)、油箱(11);所述的中空纖維膜(7)氧氣出口通過管道與座艙連通;
所述的第一三通閥(105)第二出口通過管道依次連接透平膨脹機(1)、第二三通閥(201)、第一冷卻器(3)冷側通道;所述的第二三通閥(201)還連接有風機(202);
所述的透平膨脹機(1)通過連桿與壓縮機(2)連接;
所述的裝置中還包括控制器(106);
所述的控制器(106)包括兩個輸入端以及四個輸出端;
所述溫度傳感器(5)與氧濃度傳感器(10)信號輸出端分別通過電纜與控制器(106)輸入端連接;
所述截止閥(101)、第一三通閥(105)、第二三通閥(201)、第一流量調節閥(6)、第二流量調節閥(9)分別通過電纜與控制器(106)輸出端連接;
所述的第一冷卻器(3)冷側通道出口、水分離器(4)水通道出口、第二冷卻器(104)冷側通道出口分別與大氣相通;所述的第二冷卻器(104)冷側通道通入沖壓空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增壓制氮油箱防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流量調節閥(9)連接于油箱(11)的中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增壓制氮油箱防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流量調節閥(9)通過氣盤石(203)連接于油箱(11);且所述的氣盤石(203)安裝于油箱(11)的底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增壓制氮油箱防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流量調節閥(9)通過洗滌噴射器(205)的氣體入口連接于油箱(11);且所述的洗滌噴射器(205)位于油箱(11)底部最低液面下;所述的油箱(11)燃油出口至洗滌噴射器(205)燃油入口之間通過管道連接有油泵(204);所述洗滌噴射器205氣體入口通過管道分別與第二流量調節閥(9)氣體出口、限流孔(8)出口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增壓制氮油箱防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纖維膜(7)的氮氣出口與所述第二流量調節閥(9)入口之間通過管道連接有渦輪膨脹機(107);所述的渦輪膨脹機(107)與壓縮機(2)通過連桿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增壓制氮油箱防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106)通過氧濃度傳感器(10)連接于油箱(11);所述的氧濃度傳感器(10)通過探頭與油箱(11)的中空上部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增壓制氮油箱防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分離器(4)為冷卻式去除氣體中水蒸氣的設備;所述的中空纖維膜(7)為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四氟乙烯膜、聚偏氟乙烯膜、聚砜膜或者嗅化聚苯醚膜;所述空氣干燥器(103)所采用的吸附材料為分子篩、硅膠或者氯化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8006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