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鏡像熱源原理的固體材料熱物性測試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78311.1 | 申請日: | 2017-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070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清華;劉強;蘇國用;孫美華;王金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5/20 | 分類號: | G01N25/20;G01N25/18 |
| 代理公司: | 合肥順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謝永 |
| 地址: | 232001 安徽省淮***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源 固體材料 測溫熱電偶 信號處理單元 熱物性測試 絕熱 熱線法 熱物性參數測試 數據采集模塊 平行熱線法 熱物性參數 測試 測試原理 導線輸入 對稱位置 實驗操作 數據通過 虛擬鏡像 上表面 計算機 積聚 界線 測算 保存 | ||
本發明屬于固體材料熱物性參數測試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基于鏡像熱源原理的固體材料熱物性測試系統及方法,數據采集模塊包括測溫熱電偶,AD轉換器與計算機,測溫熱電偶安裝在試樣的上表面,測溫熱電偶通過導線與信號處理單元連接,信號處理單元將數據通過導線輸入計算機中,顯示并保存。基于平行熱線法結合鏡像熱源原理,提出了一種新的固體材料熱物性參數測算模型,在熱線法測試原理的基礎上,以試樣絕熱邊界為界線,設與真實熱源對稱位置處存在虛擬鏡像熱源,以此消除絕熱邊界造成的熱積聚效應影響,從而測試時可不需再限制實驗時間和試樣厚度,有效提升了熱線法測試精度和降低實驗操作難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固體材料熱物性參數測試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基于鏡像熱源原理的固體材料熱物性測試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對節能減排的日益重視,各種新型材料層出不窮,材料熱物性參數測試方法方面的研究將得到持續關注和發展。現有測試方法中,非穩態熱源法因測試效率較高得到廣泛應用,并被作為耐火材料和非金屬固體材料熱導率的標準測定方法。但為了滿足熱源法原理模型的無限大介質條件,熱源法測試標準對試樣厚度進行了明確要求,如果試樣厚度不夠,則需采用熔融手段進行加厚,同時對試樣厚度和實驗時間進行限定,不利于實驗操作,使其應用范圍受到限制。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解決了為了滿足熱源法原理模型的無限大介質條件,熱源法測試標準對試樣厚度進行了明確要求,如果試樣厚度不夠,則需采用熔融手段進行加厚,同時對試樣厚度和實驗時間進行限定,不利于實驗操作,使其應用范圍受到限制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基于鏡像熱源原理測固體材料熱物性參數的系統,包括試樣、實驗箱體、數據采集模塊與加熱裝置,所述實驗箱體為封閉式結構且其上表面活動設置有端蓋;
所述數據采集模塊包括測溫熱電偶、AD轉換器與計算機,所述測溫熱電偶電連接所述AD轉換器連接,所述AD轉換器電連接所述計算機;
所述加熱裝置包括熱源與穩壓電源,所述熱源為電熱絲,所述電熱絲電連接所述穩壓電源且具有恒定功率q;
優選的,所述電熱絲由鎳鉻電阻絲制成。
優選的,所述電阻絲的截面直徑為0.1mm。
優選的,所述端蓋通過鉸鏈鉸接在所述實驗箱體的上表面。
優選的,所述穩壓電源為直流穩壓電源。
基于鏡像熱源原理測固體材料熱物性參數的方法,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所述試樣加工成若干200×200mm的塊狀結構;
2)取兩塊所述試樣,在其表面刻上滑槽,然后將此兩塊所述試樣疊放在實驗箱內,將帶有滑槽的一面相對放置;
3)將所述熱源放置于兩塊所述試樣的滑槽之內,兩塊所述試樣的所述滑槽之間形成縫隙,將所述試樣打磨成試樣粉末,填充在所述滑槽之間的縫隙內;
4)所述測溫熱電偶安裝在所述試樣的上表面;
5)再將兩塊所述試樣的上表面和側面均用絕熱棉包覆,如試樣尺寸足夠或無窮大,則熱源溫升可表示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理工大學,未經安徽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7831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