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心梗后死亡風險的預測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375705.1 | 申請日: | 2017-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726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5 |
| 發明(設計)人: | 唐熠達;祁雨;王文堯;田間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
| 主分類號: | G01N21/31 | 分類號: | G01N21/31;G01N21/78;G01N33/66;G01N33/70;G16H50/30;G16H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齊云 |
| 地址: | 10003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心梗 風險計算 預測系統 死亡 接收功能模塊 醫學診斷領域 系統主界面 準入控制器 心血管疾病 風險檢測 臨床應用 模塊接收 評估結果 系統操作 血糖檢測 樣本信息 治療策略 個體化 血肌酐 直觀 女性 檢測 人群 | ||
本發明涉及醫學診斷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心梗后死亡風險的預測系統。所述系統包括:準入控制器、血肌酐檢測部件、血糖檢測部件、樣本信息接收功能模塊、賦值模塊及風險計算模塊以及報告系統主界面;所述風險計算模塊接收所述賦值模塊的賦值,并根據賦值的總得分進行計算得到心梗后死亡風險。該系統操作簡單,評估結果顯示直觀,采用本發明提供的系統,可以準確、快速地對女性心血管疾病人群進行合理的風險檢測并指導個體化的精準治療策略,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學診斷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心梗后死亡風險的預測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心血管病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命的最主要疾病之一。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每年有約170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預計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有可能突破2000萬。一項關于我國人口死亡原因的調查分析資料顯示,近些年國內人死亡人數中,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占40%,這個比例在呈年輕化、上升的趨勢。在心血管疾病中最大的病種就是心肌梗死,其已成為我國第一死因,成為危害國人健康的第一殺手,給社會和家庭造成巨大負擔。
在急性心梗中,男性和女性存在著不同的生物學機制,不同的病理學、病理生理學特點。由于與男性患者存在本質的區別,中青年女性心梗患者是預后不良的獨立高風險人群。女性心梗患者的特殊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不同的人口統計學特征和獨特的社會經濟學地位;2.對醫療保健資源獲取的難易程度和優先性的不同;3.不同的心血管危險因素;4.特殊的心理學特點;5.獨特的癥狀,入院時機的延誤;6.臨床表現;7.院內處理;8.院內并發癥。以上諸多方面的不同,反映出的是女性心梗患者基因背景、生理學特征以及社會心理學的獨特性。而有關女性AMI診治國際上尚無統一的指南,特別是如何及時甄別極易發生死亡的高危型心肌梗死,有效轉診到搶救技術、設備全面的大型醫院,及時有效的治療顯得尤為重要。但若對于所有接受治療的患者均給予最積極的預防及治療準備措施,又可能浪費大量寶貴的醫療資源,甚至可能導致過度醫療的發生。而由于目前尚缺少對于這一不良結局在個體當中發生的快速檢測工具及方法,以幫助臨床更好地判斷死亡的風險,導致廣大基層醫務工作者難以準確識別心梗后死亡的高危患者,無法做到有的放矢。
目前在心肌梗死后死亡風險快速檢測上,可采用血清學標記物檢測試劑或方法,例如公開號為CN 105765385 A、公開日為2016年7月13日的申請文件公開了一種用于預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發生主要不良心臟事件或死亡的方法,該方法測定患者體液中前體速激肽或其至少5個氨基酸的片段水平,從而早期判斷患者是否可能發生主要不良心臟事件或死亡。
但是,上述方法復雜,需要特殊的試劑/工具和方法,較難在經濟欠發達或具有介入治療資質醫院相對稀少的中西部地區,或者一、二級醫療機構使用。
為快速檢測心梗后死亡風險,還有采用臨床經驗評估或簡單地根據患者年齡、病史、院內并發癥進行心梗后死亡風險檢測,例如GUSTO I研究中發現年齡大于55歲心梗后死亡風險增加1.8倍,既往有心梗病史死亡風險增加1.69倍,院內發生心衰/肺栓塞死亡風險增加1.82倍。這種檢測方法存在的問題包括:各地區醫療水平差異較大,不同級別醫生接受的相關培訓差異大,一是難以規范檢測心梗后死亡風險,以把控后續的治療,造成的死亡風險高的患者因風險評估不準確而加強治療,同時死亡低危的患者接受本不需要的治療,浪費了醫療資源;二是簡單根據年齡、病史、院內并發癥的簡單分層進行死亡風險進行評估,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為臨床操作提供了參考,但依然無法個體化的檢測心梗患者死亡風險,且沒有將臨床上越來越受重視的血液學標記物納入風險檢測的范圍。
現有的醫學證據中,血清標志物仍然是檢測心梗后死亡的重要方法,如上所述有許多血清標志物可能與心梗后死亡相關,但一方面因多數血清標志物對于死亡事件不能全面檢測,故在其應用范圍較有限;另一方面部分血清標記物檢出過程復雜,所需時間較長,不能滿足臨床工作中快速有效的檢測死亡風險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從眾多的血清標志物中篩選出適于檢測心梗后死亡的標志物,并提高其檢測的敏感性,以適合臨床的需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未經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7570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殘留毒物檢測裝置
- 下一篇:一種農產品干燥品質在線檢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