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備大孔空心球型鈦鋁復合氧化物材料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74803.3 | 申請日: | 2017-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672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杰;陶英杰;楊焦;董英昊;李昊倫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1/06 | 分類號: | B01J21/06;B01J35/08;B01J37/02;B01J37/08;C02F1/30 |
| 代理公司: | 沈陽利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吳維敬 |
| 地址: | 110159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空心球 型鈦鋁 復合 氧化物 材料 方法 | ||
1.一種制備大孔空心球型鈦鋁復合氧化物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合成鈦鋁復合溶膠
1.1 在200 mL燒杯中加入38~43 mL無水乙醇、22~26 mL甲苯、13~16 mL甲醇、2.2~2.5g乳化劑span60、8~10 mL 鈦酸正丁酯和3.2~3.6 g異丙醇鋁,將燒杯置于磁力攪拌水浴鍋中,保持水浴溫度30℃,恒溫磁力攪拌20 min;
1.2 然后在燒杯中加入3.1~3.3 g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繼續恒溫磁力攪拌20 min,備用;
1.3在100 mL燒杯中加入8.1~8.6 mL去離子水和1.2~1.3 g碳酸氫鈉,攪拌使之完全溶解,備用;
1.4 將步驟1.3配制的碳酸氫鈉水溶液緩慢滴加至步驟1.2合成的溶液中,在30℃恒溫磁力攪拌30 min,制得鈦鋁復合溶膠;
空心微珠涂膜和清洗
2.1 使用氧化鋁空心微珠作為空心核材料,將500 mg氧化鋁空心微珠加入步驟1.4制備的鈦鋁復合溶膠中,使用電動攪拌機攪拌60 min;
2.2 在1000 mL燒杯中加入500 mL乙醇,將步驟2.1制得的混合物倒入燒杯中,使用電動攪拌機攪拌10 min;
2.3 將混合液用濾紙過濾,所得固體用蒸餾水反復洗滌3次,得到固體濾餅;
干燥和煅燒
3.1將固體濾餅移入電動鼓風干燥箱,在85℃干燥15 h;
3.2 將固體物質在程控箱式電爐中進行煅燒處理,電爐溫度從室溫開始升至470~630℃,升溫速率為8℃/min,在此溫度下煅燒2.5~4.5 h,待電爐冷卻后即制得大孔空心球型鈦鋁復合氧化物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備大孔空心球型鈦鋁復合氧化物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攪拌器的轉速為200 r/min。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備大孔空心球型鈦鋁復合氧化物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攪拌機的轉速為300 r/min。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備大孔空心球型鈦鋁復合氧化物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鋁空心微珠直徑20~70 μm,壁厚3~8 μ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備大孔空心球型鈦鋁復合氧化物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合成鈦鋁復合溶膠
1.1 在200 mL燒杯中加入38 mL無水乙醇、22 mL甲苯、13 mL甲醇、2.2 g乳化劑span60、8 mL 鈦酸正丁酯和3.2 g異丙醇鋁,將燒杯置于磁力攪拌水浴鍋中,保持水浴溫度30℃,恒溫磁力攪拌20 min;
1.2 然后在燒杯中加入3.1 g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繼續恒溫磁力攪拌20 min,備用;
1.3在100 mL燒杯中加入8.1 mL去離子水和1.2 g碳酸氫鈉,攪拌使之完全溶解,備用;
1.4 將步驟1.3配制的碳酸氫鈉水溶液緩慢滴加至步驟1.2合成的溶液中,在30℃恒溫磁力攪拌30 min,制得鈦鋁復合溶膠;
空心微珠涂膜和清洗
2.1 使用氧化鋁空心微珠作為空心核材料,將500 mg氧化鋁空心微珠加入步驟1.4制備的鈦鋁復合溶膠中,使用電動攪拌機攪拌60 min;
2.2 在1000 mL燒杯中加入500 mL乙醇,將步驟2.1制得的混合物倒入燒杯中,使用電動攪拌機攪拌10 min;
2.3 將混合液用濾紙過濾,所得固體用蒸餾水反復洗滌3次,得到固體濾餅;
干燥和煅燒
3.1將固體濾餅移入電動鼓風干燥箱,在85℃干燥15 h;
3.2 將固體物質在程控箱式電爐中進行煅燒處理,電爐溫度從室溫開始升至470℃,升溫速率為8℃/min,在此溫度下煅燒4.5 h,待電爐冷卻后即制得大孔空心球型鈦鋁復合氧化物材料;
所述磁力攪拌器的轉速為200 r/min;
所述電動攪拌機的轉速為300 r/min;
所述氧化鋁空心微珠直徑20~70 μm,壁厚3~8 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理工大學,未經沈陽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7480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